民族英雄——梁红玉野史趣闻
梁红玉出生于武将世家,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武将,家庭的熏陶和基因的遗传,当然最重要的是天赋使然,小时候的梁红玉不像其他同龄女孩子那样学女红,笃信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喜欢的是舞刀弄棒,对兵法韬略很有兴趣。十六岁那年,梁红玉家中突遭变故,因为方腊起义,她的爷爷和父亲征讨不利,被宋徽宗勒令以死谢罪。原本小康之家一下子就家破人亡了。梁红玉的母亲受不了刺激,很快也去了。内心坚强的梁红玉在料理完家中丧事后,她决定浪迹江湖,凭着一身功夫,再加上十几年来学成的文韬武略,她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闯出一片归自己主宰的世界。
让梁红玉想不到的是,天下之大,竟无安身之所。她不会女红,不懂洗衣做饭,在那样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梁红玉就像一叶孤舟飘零在汪洋大海里,无所依靠,无处安身。眼见着盘缠所剩无几,饥肠辘辘的她终于认清了自己,也认清了社会,认清了世间冷暖。某一天,流浪在江宁,也就是南京的梁红玉几乎到了讨饭的地步了,她无意间走到了秦淮河畔,一处处不同于别处的房子让她相信这儿一定能找到活做。她在一家名为“怡红院”的楼前站了好久,她不知道该怎么去说,该怎么去找。怡红院里出来一个上年纪的女人,几句话就把梁红玉带了进去,一顿大吃大喝后的梁红玉终于知道这是个什么地,她反抗,拼命地反抗,可她毕竟是女孩子,在被打得遍体鳞伤后,梁红玉仍然誓死不从。那个上年纪的女人,也就是老鸨最后出了一个主意,你既然会功夫,我送你去军营吧。涉世未深的梁红玉认为这个主意真不错,因为她从小就崇拜花木兰,从小就习惯了军营生活。只是她的想法很天真,无利不起早的老鸨送她去得确实是军营,只是给她的身份是随军军妓。任你再会功夫,你一个丫头也抵挡不住那些身经百战的大头兵们。梁红玉绝望了。她继续抗争着,每一次都拼了命反抗,直到一个人的出现,这个人叫韩世忠。
历史书上讲到两宋时有句话,说北宋无将,南宋无相。意思是北宋贤相多,南宋有能打的将领。南宋还有中兴四将的说法,分别是岳飞,韩世忠,张俊和刘光世。这四人在抵御金军入侵,辅佐赵氏家族重建宋朝的武功上可谓出力颇多。这四人当中,岳飞的大名大家都特别熟悉,韩世忠和梁红玉的故事最为千古绝唱。
韩世忠18岁时应征入伍,他武艺卓绝,胸怀韬略,难得的是为人正直,一生所做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世代忠勇。当年岳飞被害后,肯为岳飞说句公道话的大臣几乎没有,韩世忠是唯一敢于站出来斥责秦桧,为何害岳飞父子?逼得秦桧唯唯诺诺地低头回答,莫须有,岳飞的事莫须有。说完一溜烟就跑了,生怕韩世忠会揍他似的。岳飞一生精忠报国,不仅同韩世忠英雄相惜,同梁红玉也是如此。
康王赵构,也就是南宋高宗称帝后的第三年,发生了“苗刘兵变”。苗指的是苗傅,刘指的是刘正彦。此二人都是拥据重兵的将领,懂得富贵险中求的道理,看到大宋朝廷岌岌可危,妄图趁机作乱,谋取利益。他俩先是控制京城的防务,然后逼迫宋高宗禅位给三岁的太子,眼见就要成功时,此二人又头脑发昏,想招降领兵在外的韩世忠,并且将梁红玉和他们的儿子囚禁在家中以为要挟。梁红玉假装同意,并自告奋勇要去说服韩世忠。为了骗得苗刘二人的信任,她把还在襁褓中的儿子留作人质,深夜骑快马寻夫而去。路上,梁红玉结识了一个砍柴的樵夫,樵夫见梁红玉英气勃发且面有急色,于是一路护送,直至韩世忠的军中。梁红玉怎么也没想到,这个樵夫竟然就是后来的岳飞。
韩世忠与梁红玉一番计划后,迅速调兵遣将,三下五除二就剿灭了苗刘叛军。宋高宗龙颜大悦,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
剿灭苗刘之乱的这年冬天,金朝名将金兀术率十万大军南下侵宋并攻破了南宋朝廷所在地临安。宋高宗畏惧金军实力,只知逃跑逃跑再逃跑,一直跑到大海上才觉得安全些。一路的担惊受怕,据说宋高宗因此吓得失去了生育能力。
金兀术在江南洗掠一番后,心满意足地准备回去了。但多年军事生涯的经验使他感到有一路宋军好像一直在尾随着他。这只部队就是韩世忠的兵马,虽然只有八千人。金兀术不知宋军底细,急切地想从镇江渡江北归。韩世忠迅速调集百余艘战船,严密封锁渡江口,并截断金兵退路。
要说在陆地上交战,恐怕那个时候没有哪只军队是金兵的对手,但在水上嘛,金兵可就熊了。水上交战,战机瞬息万变,全靠鼓声传递信号。所以在交战中,往往擂鼓之人极容易引来敌方的明枪暗箭,很是危险。韩世忠在战前召开的军事会议上,指明要一个经验丰富的将军做擂鼓手。但众将领对8千打十万感到希望不大,竟然要求避战以保存实力。就在这关键时刻,梁红玉挺身而出,我去!我一个女流之辈尚且不怕,众将士都是愿意为国死难的大好男儿,难道你们还不如一个女人吗?
开战那天,梁红玉全然不顾个人安危,头戴一顶雉尾八宝嵌珍珠金凤冠,身穿一领黄金锁子甲,腰围一条青龙白玉带,登上十几丈高的楼橹,面对敌军射来的千万支箭,梁红玉毫无畏惧之色。她的鼓声铿锵有力,感染了宋军的每一个将士。这场黄天荡之战,韩世忠夫妇将金兀术的十万兵马围困在黄天荡一隅达48天之久,虽然金兀术最后侥幸逃脱了,但此战的胜利大大地长了宋军的威风。回到金国后的金兀术恼羞成怒,同时他记住了那个叫梁红玉的女人,打心底里他又深深佩服这个女人,甚至很有几分仰慕之情。他在心里发誓,我一定会回来找你的,梁红玉。
黄天荡之战后,梁红玉率兵渡江北上,攻占了楚州。她依托淮河,构筑军事要塞,以期抵挡金兵南下。这道防线成为保护南宋最有力的屏障之一。金兀术得知梁红玉在楚州经营的消息后,立刻征兵20万再度南下侵宋。面对敌军的来势汹汹,梁红玉果断与韩世忠合兵一处,只不过他们的兵马只有5万人。
双方在楚州城外展开激战,这一战,飞沙走石,天地为之变色。梁红玉纵马在最前线,她很清楚,与强敌对峙,拼到最后,哪管什么兵法诡计,拼的只凭个士气,视死如归的士气一定能够激励将士们无所畏惧。早已习惯了南方汉人软弱可欺的金兵将士们,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明白为何一直以来被动挨打软弱如羊的宋军这次竟然如此强悍,强悍到他们不得不相信,只要有三五支这样的宋军,灭亡宋朝的计划是实现不了的。但是,毕竟敌众我寡,宋军渐渐支撑不住了。梁红玉心里清楚,要想获胜,只能兵行险招,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于是,她率领一支精锐骑兵,不恋战甚至不交战,见缝插针不顾一切地直冲金兀术所在的中军大营。金兀术看在眼里,他心里很清楚朝着自己冲过来的这个女人就是梁红玉,就是让他蒙羞,又让他几个月以来吃不下睡不安的女人,“梁红玉我就是为你而来,我倒想看看,你是个什么样的女人,柔弱的宋朝居然有你这样的女人。传令下去,莫管其他,生擒梁红玉者,重赏!”
金兵得令后,一哄而上。梁红玉提马横剑,剑剑封喉,一圈七八个金兵立时倒地。一波退去,又上一波。梁红玉身边的随从已经所剩无几,但她丝毫没有退意,她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杀掉金兀术。或许,她也隐约地能感到,今天这一仗,她已经很难活着回去了。回首望天,残阳如血,这样壮丽的风景,如诗如画。她仿佛看到了韩世忠正在焦急地等自己回去,世忠,今生有你,不枉此生。来世,妾身愿意再为将军擂鼓助威。
梁红玉转身拭干眼泪,拔剑四顾,“我大宋万里江山,岂容尔等肆意侵占。金兀术,出来与我大战三百回合!”梁红玉声震苍天,凛然无惧。一圈金兵竟然被一个女人如此阵势惊住,无人敢上。突然,一支冷箭射中梁红玉腿上,梁红玉倒地后旋即翻身,试图再站起来,结果一击狼牙棒狠狠地砸在梁红玉的背上,梁红玉口吐鲜血,眼前一片迷离。金兵合围而上,终于擒住梁红玉。
生擒梁红玉的消息传到金兀术那里,金兀术大喜过望,立即下令停止进攻。在他心里,此战的目的已经达到,小小的楚州城可有可无,生擒梁红玉才是他的重中之重,“传令,招名医给梁红玉治伤,我要她活着!”
几天以后,梁红玉苏醒过来,她恨自己被俘,她更恨自己会成为金兀术要挟韩世忠的把柄。其实金兀术根本没有利用她做侵宋筹码的想法,金兀术很多时候只是想看看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直到他亲眼看到时,金兀术竟然一眼就被梁红玉的英气而倾倒,“韩夫人,投降吧,只要你投降我大金,我保证对你礼遇有加。”
“投降?你妄想!金兀术,你侵我大宋,杀我百姓,我梁红玉身为大宋将军,岂能投降你?”
“那你想怎么样?”金兀术问。
“我已被俘,只求一死!”梁红玉斩钉截铁地应声道。
“活着不好吗?”金兀术又问。
梁红玉根本不加理睬,一幅凛然赴死的表情,是那样的冷漠,又是那样的从容。金兀术更加钦佩梁红玉的英雄气概,他带着一种商量的,甚至有点哀求的口气说,“活下来好吗?留在金国,有我在一日,你会享受到荣华富贵。”梁红玉依旧面无表情不理不睬,她认定,自己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
在一个静谧的夜晚,偶尔的几处狼的嚎叫声更衬托出夜是那样的静。梁红玉回想自己的一生,起起落落。少时学武,后来家道衰落,被骗身至风月场所,幸而遇到了夫君韩世忠,她得以为国出力为大宋百姓保平安。我本是一介女流之辈,我此生光明磊落,我此生无憾无求。夫君世忠,感谢今生有你相伴,来世,我们再一起杀敌报国。
这一夜,静的出奇。这一夜,偶尔几处狼的嚎叫声是那样的凄厉悲壮。这一年,梁红玉33岁。
梁红玉死后,金兀术派人将她的尸首运回南宋。韩世忠逝世后,夫妇二人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本文作者:老王巴拉巴(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