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秦汉十大奸臣(6):天生酷吏张汤野史趣闻

2018-08-24 21:00:40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君子。雷厉风行地完成一系列的改革,推动了中国的古代的政治制度的发展。这其中包括在巩固皇权方面,吸取了七国叛乱的教训,汉武帝想到了使用酷吏来治理地方。汉武帝时期的酷吏数量为历史之最。而且一个比一个心狠手辣。张汤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酷吏

张汤天赋异禀,在很小的时候就在这方面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在他小时候,有一次他父亲外出回来,发现家中的东西让耗子偷吃了,便责怪起自己的儿子来,张汤虽然年纪很小,但也没哭没闹。而是挖开了鼠洞,抓出了老鼠,而且还找到了被偷吃剩下的食物。于是便把自己当成了衙门太爷,审起了案子来。而嫌疑犯便是那只逮获的老鼠。虽然是过家家,但整个审理过程有模有样。甚至还给老鼠写了判决书,他父亲觉得好笑,但是拿起他写的东西一看,顿时被吓了一跳。张汤写的东西,就像出自一个老狱吏之手,又惊又喜。这孩子日后一定是个人才。

张汤审鼠

后来张汤继承了他父亲的官职。很快因为办事干脆利索,不拖泥带水,政绩良好,一路步步高升。他办案手段尽显酷吏风范,对要打击的团体宁错杀不错放,斩草除根,不留后患。而当时地方王国叛乱时有发生,于是他算赶上了好时代,放开手脚地进行杀戮。不少无辜者因为他的谗言而惨遭诛连。当时他的搭档是另一酷吏赵禹,两人双剑合璧,杀得一切反抗者闻风丧胆。

张禹

张汤虽是酷吏,但可不是莽夫。他办案子很有自己的一套,并用这一套屡试不爽,一招鲜吃遍天。

他每次办案的时候都会做两手准备。甚至成立了两套办案班子。案子在他手里审理的结果并不取决于事实真相,而是取决于皇帝的脸色。张汤十分擅长察言观色,每次断案前都要先看看皇上的态度。如果皇上想治罪,那么他就会严办此案,案犯不会有好下场。而如果皇上有赦免的意思,那么他就会运用各种伎俩,让案子不了了之。

张汤

于是办出来的案子都十分符合皇上的心意,龙颜大悦,他也变平步青云。官一直做到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地位显赫。

张汤

给反对者捏造罪名这样的事,是他信手拈来的事。但他的对手干这样的事也同样轻松,只不过是谁打压住了谁。因为汉文帝陵园下葬钱之事,张汤弹劾了丞相庄青翟,说他知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丞相庄青翟最终涉险逃过一劫,没有被他整倒。于是怀恨在心,伺机想报复张汤。庄青翟派手下三个长史合谋给予了回击,弹劾张汤泄露密旨。一代酷吏张汤身经百战而不倒,没想到却因此而阴沟翻船。究其原因,决定这一切的根本力量,是皇权。张汤的垮台,也只是因为皇帝不信任他。

据记载,张汤死后,家产只有五百金。作为酷吏没有贪实属难得。但是他渎职弄权落得如此下场也是罪有应得。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作者:十三姨历史观(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