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汤为什么被称为酷吏?野史趣闻
张汤小时候父亲曾在长安任长安吏,某次,他父亲外出,留张汤在家看守。并对张汤说:“我出去之后,家里的财产你一定要看管好,食物千万不要被老鼠之类的偷吃了,否则我回来有你好看的。”
“是……是的,父亲。”张汤战战兢兢的答应了。但由于贪玩,还是忘记了看管好家里的食物。
张汤父亲回来之后,查看到老鼠把家里的肉给偷吃了,因此非常生气,要鞭笞张汤。后来张汤挖开老鼠洞,把那只偷肉的老鼠抓住,并且还找到了没有吃完的肉,他就开始立案审讯了老鼠,并且写下了审讯过程。审讯完毕,将老鼠的定了罪,并且当庭执行了。他父亲看后非常惊奇,看完他审讯老鼠的文辞大加赞赏,从此开始锻炼他书写狱案的文书,张汤父亲死后,他继承了父职。
张汤西汉杜陵人,因为陈皇后。淮南、衡山二王谋反的事,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先后开始晋升为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他用法主张严峻,常常以春秋之意加以掩饰,以皇帝的旨意作为断案的准则。
在做长安吏期间,周阳侯天胜因曾经被拘押在长安,张汤一心想要帮助他,为他洗刷了冤屈。因为他和张汤关系很好,经常把张汤推荐给名门贵族。因为表现良好受到丞相的赏识,被征召张汤作为当时丞相史,之后又推荐给汉武帝,汉武帝欣赏了他的才华,让他处理汉朝的诉讼案件。不久张汤就被命令接手处理陈皇后巫蛊一案,他非常认真仔细地深入追查了这一案件,这让汉武帝对他更加赏识,晋升他做了太中大夫。他与赵禹一同研究完成汉朝律令,依照法令使汉朝的法律严峻细密,尤其对任职管理非常严格。
张汤为人比较机敏,喜欢以自己的智慧驾驭他人。他一开始的时候担任小吏期间,便虚情假意地与当时的大贾宫商、雨翁叔这样的人尽力搞好关系。等到他官做到九卿的位置时,便开始收纳和结交各地有名的人才和知名士大夫,即使自己不赞许他人的做法,但是表面上任然表现出敬慕之情。
汉武帝偏爱有文采学问的人,而张汤恰好是这样一个能够猜透他人心机的人。张汤解决一般性案件时,都会参照古人的办法,对《尚书》、《春秋》等书籍也有很深的研究。对于奏给皇上的疑难案件,一定会在奏明之前预先为皇上区别这个案件的原委,对于皇上同意的法令,他就会使其作为决断的办法,同时成为以后断案的法律依据,以显示皇上的英明决断。
张汤对待高官时,也是非常小心谨慎的,他常常邀请宾客,并送给他们酒食。对于原来朋友的子弟,不论他们的职业最终是什么,他都会给予周到的照顾。对于朝中的士卿大夫,他更是不避严寒酷暑的经常去拜访。因此,张汤用法严峻,善于应用自己的职权去排挤那些对自己不利的大臣,但是因为他的待客之道却在众人之间留下了很好的声誉。
综上所述,张汤之所以成为酷吏:1、从小受父亲的影响,耳濡目染。2、善于结交名人旺族。3、勤奋好学,能够揣摩皇帝的心思。4、不忘济贫,顾念旧情。也许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但是这四个因素对张汤的成长具有不可或缺作用。
本文作者:枫叶吹兮(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