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第一酷吏 张汤名副其实?野史趣闻

2018-08-24 22:00:40

张汤,西汉武帝名臣,曾任太中大夫廷尉,最高至御史大夫,类似于现在的纪检委书记。因执法过于严厉不近人事,被世人称作酷吏。那么他在武帝时期第一酷吏之名是如可炼成的?

张汤从小便展示出了断案的才能,那时张汤的父亲曾任长安丞,一次外出回家后竟然发现家中的肉被老鼠偷吃了,父亲大怒将看家护院不利的的张汤一顿鞭笞。张汤气愤不过掘开老鼠洞,抓住了老鼠并找到了吃剩下的肉,然后审讯这只老鼠,并把老鼠和吃剩下的肉都取来,罪名确定,将老鼠在堂下处以磔刑。他的父亲知道后,让他详细讲述审案的过程,非常惊奇,于是便培养他做书写治狱的文书。后继父亲为长安吏,期间断案无数。

张汤仕途上于公元前135年的陈皇后巫蛊案中的崭露头脚。陈皇后无子争宠,召集巫婆于后宫施法念咒弄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武帝大怒下旨严查此事。张汤借题发挥酷吏本色,巧罗织名连累无辜。被查出牵连者达竟达万人人。因而陈皇后被废黜。因办案有功深的上尉,张汤封为太中大夫,从此为武帝所鞍前马后,仕途一路扶摇直上。

后来在参与审讯淮南、衡山、江都三王谋反案件时,更是将酷吏之名发挥的淋漓尽致,都穷追猛打,彻底审理大搞株连。汉武帝当时有意释放严助和伍被。张汤竟然不惜与汉武帝当庭争辩说:“伍被本来就是谋划反叛之事主凶,而严助更是亲近交结陛下近臣图谋不轨,不加惩处恐后患无穷,以后将无法处治。”汉武帝无奈同意将伍被、严助治罪。张汤此时已经忘乎所以到处以审理案件排挤大臣作为自己功劳的表现,也因此,张汤更加受到武帝尊崇信任,晋升为御史大夫。

腹诽案。对当时廉直闻名,位列九卿的颜异因对张汤以一张白鹿皮置换四十万钱的经济法案持有异议,得罪了汉武帝。张汤与颜异有旧怨,断然不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于是便借口颜异曾在下属批评朝政时“不应,微反唇”(无语,只动了下嘴皮),上告其“不入言而腹诽,论死”(没说话但在心里诽谤,应该处以死刑)。武帝批准,颜异即被处死。

张汤死后,都是皇上的赏赐,家无余财,更没有其他产业。他的兄弟之子要厚葬张汤。张汤的母亲说:“张汤作为天子的大臣,被恶言污蔑致死,有什么可厚葬的!”遂用牛车装载他的尸体下葬,只有棺木而没有外椁。汉武帝知道后,说:“没有这样的母亲,不能生下这样的儿子。”因此将三位长史处以死罪。丞相庄青翟被迫自杀。释放了田信。武帝很为张汤之死惋惜。晋升了他的儿子张安世的官职

本文作者:穿越历史的迷雾(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