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被害时,为何忠于岳飞的岳家军,会见死不救?野史趣闻
作为南宋历史上为数不多能打的将军,岳飞四次北征收回大部分失地,却在关键时刻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最后功亏于溃,不但未能达成作战目标,反而被奸臣秦侩诬陷,先是被捕入大理寺,后来含冤而死。

人们提起来这段历史往往是觉得痛惜不已,皇帝赵构昏庸无能,不但不知人善用,反而自断臂膀,致使大好局面毁于一旦。可是有的人又很疑惑,当时岳家军可是有着十多万兵马,作为一军主将,岳飞被杀的时候为什么岳家军没有做出任何反应?没有尽力去解救岳飞呢?
要知道岳家军可是有着十多万的人马,兵力极其强悍,金人长叹“撼山易,憾岳家军难”。这样的岳家军如果出动的话,朝廷对于如何处置岳飞总是会思虑再三的吧。为什么岳家军始终没有出现呢?

第一,岳飞的本人从来都没有想过要造反,他虽然是武将,却文采非常,儒家的忠君爱国那是深刻在他骨子里的,主帅都不想造反,更何况他的部下。因此岳家军虽然强悍,却从来没有想过要造反自立。
当时岳飞被召回入朝的时候,他的许多部下都觉得岳飞此行一定是有非常大的风险,想跟随岳飞一起进京,可是都被岳飞阻止了,他希望岳家军一直在前线奋勇杀敌,保家卫国,他的这种思想深深地影响他的军队。

第二,在岳飞死的时候,他所统领的岳家军已经不复存在了,岳飞的嫡系精锐部队被分散瓦解,大部分对岳飞忠心耿耿的将领都已经失去了军队的指挥权,余下的军队大部分都是后来起义的农民军。
不说什么战斗力吧,除了岳飞这些起义将领谁都不服谁,没有一个权威的统领,一盘散沙一样的部队,不能拧成一股绳,起不了任何的作用。在关键的时候也是各保自身,没有先出头之人。
第三,想杀岳飞的不是秦侩,而是赵构。岳飞的威望太大了,但是岳飞又太正直了,他不懂如果消除皇帝的疑心,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南宋朝廷考虑,却深深的刺激到了赵构,反而对赵构起到了逼迫的作用。

先是请奏立太子,又是准备迎回“徽钦二帝”,大事上岳飞一心爱国,小事上岳飞既不贪财也不好色,甚至还自己出钱犒赏部队。每做一件事都加深皇帝对他的猜疑。
北宋建国为了消除兵乱而实行的办法是文武分途,岳飞被后人称之为“孤篇压两宋”,其文采连当时的文人都拍马不及,可是岳飞是武将。一个瑕疵很少的武将,往往是当权者最为畏惧的。
岳家军也有聪明人,皇帝想让岳飞死,部下不给力,也有人幻想岳飞最终会被平反,这才是岳家军没有做出反应的最大原因。
本文作者:老兵谈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