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岳飞31代孙 一个奉新人的坚守野史趣闻

2018-08-24 14:30:27

久闻奉新干洲岳讷堂盛名,日前得以一睹。

奉新干洲岳讷堂

史料记载,抗金名将岳飞被陷害致死后,其后裔流亡于全国各地。他的第三个儿子岳霖辗转流入江西。清道光年间岳飞21世孙岳士耀路过奉新干洲冯川村时,见此地山川毓秀,地脉钟灵,遂结草为庐,隐居此地,且认定这里是孩子们将来一代又一代的故乡。到嘉庆4年,其后代人丁兴旺,购得良田十余亩,花了整整十年时间终将岳讷堂建成。

岳讷堂是一座格局奇特的古宅,堂前围栏外是一口半月形的水塘,从远处望去,整座古宅似一只展开双翅的蝴蝶,古宅内双层环楼有168间,天井48口,牌匾数十块;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砖雕、石雕、木雕不计其数。

在岳讷堂大门口,笔者认识了这位老人,身体硬朗,声音洪亮,眉宇间隐见刚毅之气,他便成了此文的主人公。

老人名叫岳耀达,是岳飞31代孙。

岳讷堂前的石围栏

岳耀达自小在岳讷堂长大,从老一辈那里无数次听到过岳飞的悲壮故事,一生都为自己是岳飞的后代而深感自豪。

岳讷堂前气势不凡的旗杆石

早在1984年,岳讷堂就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必要的维修,岳耀达常常为此感到不安,他觉得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祖产败落在自己这一代人手上。

岳讷堂进门处

1991年,在潦河管理局工作的岳耀达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当天便回到了老家干洲镇冯川村岳家组,决定用自己的后半生致力于岳讷堂的维修和保护。

岳讷堂中的岳飞像

岳耀达没有上过学,他回村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请人写了一封求援信,邮发给在外地工作和生活的岳讷堂后代,筹集善款。

岳讷堂的“翰林”牌匾

筹得善款两千余元后,他立即请来泥工瓦匠,将岳讷堂的屋顶全部检修了一遍,使屋顶多处漏雨的问题得以解决,对岳讷堂的保护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天被岳耀达夫妇打扫得一尘不染的岳讷堂

1998年端午节,有位江西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到了岳讷堂,他问岳讷堂的祖堂怎么空荡荡的,岳耀达告诉他,是五十年代初搞土改时全部将祖牌全部毁了。他接着问省里的领导,如果现在把祖宗牌位恢复起来算不算迷信?那位领导当即表态:纪念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不是迷信。

岳耀达心里一踏实,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拿出自己家的樟板、株木,请工将祖牌做好,全部安放在了祖堂内。

岳讷堂祖堂上的“精忠报国”牌匾

1998年9月18日,奉新县委书记和宜春市副专员陪同中央党校一位副校长来看岳讷堂,他们一边看,一边商讨如何保护和开发这个传统文化资源,岳耀达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岳讷堂保存完好的防火囤水缸

岳耀达不失时机地组织村里人开了一个筹备会,建议采取自愿的原则,每家每户投资一千元,也是由于各种原因,只筹得资金一万多元,而仅岳耀达一家就投了五千元。

岳讷堂偏房前的天井

筹得部分资金后,他立即赶去河南汤阴岳飞纪念馆考察。回来后便开始了丰富岳讷堂内设件的工作。为了节省有限的资金,征得乡政府有关领导的同意后,将在岳飞纪念馆拍到的历史人物塑像照片,利用本地农民画作者多的资源,全部改画为图片,将钱用到了刀刃上。

岳讷堂里按塑像描画的人物图片

今年,岳讷堂已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下拨了一笔维修资金,政府有关部门对岳讷堂的主体建筑进行了一次全面维修,成立了江西省岳飞思想研究会奉新分会。并且挂牌为宜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岳耀达经年累月为岳讷堂维修保护工作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成绩,多次受到全国和江西省岳飞思想研究会的表彰,去年被授予“江西省岳飞思想研究会名誉顾问”荣誉称号;今年三月被岳研会成立30周年庆典领导小组授予“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我们一行离开岳讷堂时,岳耀达说,他今年已经82岁了,快干不动了。他现在最担心的是岳讷堂的偏房建筑已经岌岌可危,再不进行维修,很可能毁于一旦,说这些话时他非常动情。

岳讷堂岌岌可危的偏房一隅

岳耀达对岳讷堂的挚爱,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这是一颗沉甸甸的拳拳之心,他有资格接受每一个奉新人的敬意!

岳耀达至今依然住在在岳讷堂的这间简陋的小屋里,我在心里默默地对这位坚守了27年的老人说:您放心吧,有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岳讷堂一定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开发,必将成为千年古县一颗引以为荣的璀璨明珠。

本文作者:大奉新(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