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岳飞评书社团、岳家拳社团、岳飞诗词诵读社团……岳楼小学让岳飞精神走进新时代野史趣闻

2018-08-23 23:00:24

6月11日,周一,上午两节课后又迎来了孩子们最喜欢的“阳光大课间”。嘉祥县孟姑集岳楼小学里,学生们在操场上列队,只待“精忠报国”的音乐一响,抱拳礼,剪子手,犀牛望月,连环步扣手冲拳……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一套拳下来,孩子们精神百倍,意气风发。

岳楼村以岳姓为主,是岳飞之子岳霖的后裔。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小村庄里,流淌着岳飞及著名清官岳峰秀留下的忠、孝、廉等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而浸润着岳飞精神成长起来的岳楼小学,更是把将“文韬武略、精忠报国”作为学校的特色文化品牌去建设。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看望少年儿童时曾说,‘精忠报国是我一生的追求’。他的话极大地激励了我们,也让我们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岳飞精神,让岳飞精神走进新时代。”学校校长岳耀兰说,为此学校专门去岳飞故里——河南汤阴——当地的岳飞小学学习。经过多年的实践,早已生根发芽的岳飞精神,在岳楼小学变得内涵丰富,形式多样。

“八百雁翎兵跟随在后面,来到爱华山的阵前,一字长蛇排开队伍,八百雁翎兵各个手肇弓箭,压住阵脚,众将分列东西,岳飞在正中问带住战马:‘三军儿郎,讨敌叫阵!’……”讲台上,6年级1班的岳永智拿着扇子,声情并茂地说着评书《岳飞传》,讲台下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时而紧张时而鼓掌。

12岁的岳永智从小就是听着爷爷的评书长大的,对刘兰芳的《岳飞传》更是有着深厚的感情。学校成立了岳飞评书社团后,他第一个报了名,并很快成了社团里的中流砥柱。“我崇拜岳飞的忠义,更钦佩岳家军的严明军纪。所以,在学校里我特别守纪律,因为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成就一番大事。”岳永智颇有感触地说道。

开设岳飞评书社团、岳家拳社团、岳飞诗词诵读社团、岳飞诗词书法社团、岳飞宣讲团……岳楼小学将岳飞精神融入到学校的各种课内、课外活动中,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味,新时代该如何学习、发扬岳飞精神。不仅如此,学校还发动家委会,让家长配合传承岳飞精神。

今年64岁的岳增臣是家委会成员之一,作为岳氏后裔,他从小就熟知岳飞、岳家军的各种故事,于是学校经常邀请他来讲授。“学校能重视岳飞精神的传承,这点我非常支持也很感动!看起来是听故事,实际上岳飞精神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岳增臣说,自己从小家里就是这样教导的,他又是这样教导自己的孩子和孙子的。六年级的岳博森,从小在爷爷的“忠孝廉”思想的教育下,不仅成绩优异,还荣获了“济宁市三好学生”“济宁市优秀少年儿童”等荣誉称号。“我们家一直传承的就是岳飞精神的家风:在学校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在家里孝顺长辈,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尽忠。”岳增臣说。

学校还编撰了各种校本课程,如《岳飞的故事》《历史上的岳飞》《诗词中的岳飞》和《岳飞精神与中华传统美德》等,从书本中学习岳飞精神;充分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师生参观、游学岳飞纪念馆、汤阴岳王庙;开展传承廉政家风活动、学习好家训传承好家风活动等,全方位地学习岳飞精神,学习传统文化。“这几年,岳氏祠堂成了县里开展政德教育其中的一个点,我们的学生作为小小讲解员,在给大家做讲解的时候,自己也一遍又一遍地接受着传统文化的教育。”副校长董恩振介绍。

多年的工作,让岳楼小学荣获了嘉祥县首批特色学校、嘉祥县经典诵读一等奖、济宁市三项活动先进集体、2017年岳飞文化经典作品展优秀奖、嘉祥县经典诵读优秀奖等荣誉。也涌现出很多品德优秀的好学生。

母亲离家、父亲身体不好,当同龄孩子还在母亲怀抱里撒娇时,5岁的岳诺涵已经开始帮助父亲做家务了,此后父亲又娶了有间歇性精神病的后妈,后妈一旦发病就摔东西打人,年幼的岳诺涵要时刻警惕着,用年幼的身躯保护着年迈的奶奶。即使这样,她从来不感觉委屈,“我又有妈妈了,现在的家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尽管家庭负担重,岳诺涵的学习从没落下,多次荣获“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最美少年”“年级第一名”等荣誉。因为在她看来,只有好好学习,成长为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能更好地照顾家人。

本文作者:大众日报(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