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几百年未完成的伟业,昏君徽宗哪里来的信心?结果真让人意外野史趣闻

2018-08-23 22:00:35

这宋徽宗心里面一直很想要的燕云十六州到底怎么回事,这事得从宋太祖赵匡胤的开始讲起来,他当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了后周的政权,赵匡胤建立了大宋王朝。

然后经过宋太祖、宋太宗兄弟二人接近20年的南征北战,先后伐灭了后蜀、南汉、南唐后汉等等这些地方的割据政权,结束了将近60年的五代十国大分裂大动乱的时期,但是宋太祖兄弟二人一统天下的这个大业,留下一个遗憾没完成,也就是没能够收复被契丹人所控制的燕云十六州,这就导致宋朝不能够像汉像唐盛世那样一统九州,也不能够让皇帝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受四疆夷狄的恭敬称呼为天可汗。

燕云十六州

所以这就变成了宋人内心深处一个很深的遗憾,这事儿就像一根刺儿一样,一直扎在了宋朝人,特别是宋朝的当权者的心里,而这个事情也并没有被时间抹淡,岁月的流逝没有让这感觉消失,反而呢,变成了一种隐隐的难以抹去的自卑,一旦受了刺激,这种情绪一定会表现出来,那就说说这燕云十六州到底是什么地方,包括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共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万里长城穿在中间,南向俯瞰河北平原。

所以这个地方从全国的战略来看,它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是当年中原地区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侵扰的一个主要的屏障,那么燕云十六州为什么收不回来?它又在谁的控制之下呢?

宋徽宗赵佶

公元900多年的时候,契丹人兴起了,然后好几次南下,他们南下不是很顺利,都给挡在了北京当年的这个幽州,结果到了公元936年,后唐屯驻于山西省来抵御契丹侵略的大将军石敬瑭,为了能够得取后唐的政权,向契丹皇帝称臣称子,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儿皇帝,条件之一就是割让燕云十六州,并且每年进贡绢帛30万匹,这是他的付出,所求的就是让契丹出兵帮助他登上帝位。

所以契丹也就帮助石敬瑭拿到了这个后皇帝的位置,夺取之后这石敬瑭的也不敢违约,于是就把燕云十六州让给了契丹人。

后晋高祖石敬瑭

因为燕云十六州丢了,导致整个华北平原门户大开无险可守,等于时时刻刻面临着来自于北方的危险,所以历代的皇帝是寝食难安,有能力有远见的政治家全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后来相继统治中原的后汉、后周和北宋政权,没有一个不竭尽全力的想要重建北大门,并且他先后三次发动了目的就在于收复燕云十六州堵住草原游牧民族南侵中原通道的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但是非常遗憾都没成功。

契丹人

在契丹和中原政权之间的这种斗争,基本上没断过,所以历代皇帝在这事上根本就过不去,就想建功,就想立业,就想超越祖宗对得起祖先,大家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将来我要是祭祀老祖宗的时候,可以大声的说我把燕云十六州给收回来了。

最后宋徽宗这收复的事他也办了但没办成,反而惹来了更大的麻烦,宋徽宗爷俩都被人给抓走了,憋屈的死在别的地方了,这命运也真是可叹,俗话说的好“当你想要什么的时候,你得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能力,无异于幻想”再通俗点讲就是“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如果大家喜欢本文,还可以分享、收藏、点赞、关注,谢谢!

本文作者:陈述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