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郑和七下西洋”,而应该是“郑和九下东西洋”?野史趣闻

2018-08-22 23:00:44

郑和是中国明代的航海家、外交家、武术家。据史书记载,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但也有说法认为郑和“九下东西洋”。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争论呢?郑和九下东西洋又是怎么回事呢?

郑和,又称三保太监。明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率领载有2.7万名士兵的船队从刘家港出发下西洋;到1433年最后一次航行结束,郑和先后7次下西洋,造访了东南亚、南亚、非洲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加强了与它们的联系,弘扬了国威。

但也有人认为应该是郑和九下东西洋。理由是郑和在下西洋前两年,曾先后到过暹罗(泰国)、日本等地。研究郑和问题的专家潘群教授1980年发表《郑和使日问题初探》一文,引用了大量史料证明郑和航海次数决不限于7次。1983年《航海》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署名为志诚的文章,题目便以《郑和九下东西洋》为名,公开表示了对潘群教授的支持。

现在学者考证的结果一般认为:永乐二年。郑和确实曾经出使过日本,当时由于倭寇劫掠,频繁骚扰我东南沿海富庶地区,明成祖便派郑和前去宣誓天威、晓以道义。由于此行未知结果如何,因此当时颇少人知,史官也并未记录此事。但是日本方面从一些庙宇里的浮世绘图中,以及民间流传的木刻绘本中却屡见大明三保太监的身影,并且在当地一些地方志文字记载中亦有大明三保太监再次东来于我处登岸等记载,说明郑和确曾出使东洋,并且次数应在两次之多。

本文作者:一瓢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