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膀聊史:中国历史上最南端的领土最远到哪?野史趣闻
中国历史上曾有一块远在南海以南万里之外的飞地,旧港宣慰司。宣慰司驻地位于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巨港,辖地东至郑和岛(今天的巴拉望岛)和苏禄群岛;南至爪哇岛;西至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北至安不纳群岛即纳土纳群岛;最北部在今天泰国南部的宋卡。包括了今天包括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全部、印尼大部、泰国和菲律宾一部分。

(有人不认可这里曾是中国历史上的领土。翅膀君看过所谓的“论证”,他们都是生硬地将今天的观点套用在历史上,为了否定而否定。比如国际法认为:使用武力威胁或武力取得的领土一概不得承认为合法。如果将这条套到历史上,那么古代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领土了。
谈论一个历史问题,应该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去谈,而不是什么都要拿今天的观点去套。)
一,建成经历
洪武三十年(1397年),爪哇国灭了三佛齐国。于是三佛齐大乱,当时旅居三佛齐的华人就拥戴广东南海人梁道明为三佛齐王。梁道明领兵守卫三佛齐,对抗满者伯夷。后来十年里,又有几万军民从广东渡海投奔梁道明。

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派梁道明的同乡监察御史谭胜受和千户杨信带敕书前往招安;梁道明前往北京,留下副手施进卿管理军民。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从非洲返航,经旧港,遭遇海盗陈祖义袭击。施进卿请郑和发兵大破陈祖义,押回京师斩首。也是这一年永乐诏命施进卿为旧港宣慰使。
从历史来看,这一片地区确实是接受了明王朝的正式册封成了古中国的正式领土。
二,什么是宣慰司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宣慰司是燕京路宣慰司(今北京一带),始建于元朝。宣慰司是行省下辖的分治机构,管理边远地区。
边远这两个字让不少人产生误解,其实这个边远是相对于中枢而言的。比如燕京路宣慰司,与元政府中书省管理的地区相对比就是边远。当时的交通、通讯、行政管理等等都不如我们今天,所以在某些场合下需要建立起偏重于军事管理的行政区域,就是宣慰司。
当燕京路宣慰司改为燕京行中书省(也就是在燕京代理中书省管理)时,那么这时行中书省管理的地方就是中枢,以外的就是边远。
用我们今天的情况来理解就是,比如:湖北的省会是武汉,武汉就是中枢,武汉以外的其他城市就是边远。
后来,明朝借用了元朝的宣慰司制度,在这时宣慰司多用于相对较偏远的地区。因为交通政令各方面的问题,更加强调军事统治,元朝的宣慰司制度正好适用,但不表示这里不属于国家领土。
三,争议的地方
1,有人以《明史》中记载的“犹服属爪哇”为“论据”,说这里其实是爪哇而不是明朝的,这也是错的。并不是说爪哇管理就一定不是明朝的领土。这种情况即使今天仍然存在,国内外皆有。
比如:
1979年5月30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鄂伦春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原属鄂伦春族自治旗的加格达奇区、松岭区仍由大兴安岭地区管辖,但原属地权不变。

虚线左为内蒙古,右为黑龙江。
加格达奇在行政区划上属于内蒙古,但是实际管理者是黑龙江省政府。我们据此就认为加格达奇不属于内蒙古吗?显然不行。
再比如

红色为布辛根,十字符号表示瑞士领土
布辛根(Büsingen am Hochrhein),它属于德国西南部的巴登-符腾堡邦,但实际上全境皆位于瑞士北部的夏夫豪森州(Schaffhausen)境内。它行政上属于德国,但是它却是瑞士关税同盟的一部分,欧盟的大部分制度在布辛根都不适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这里甚至都不接受德国马克。瑞士警察可以在布辛根执法,反倒是如果德国警察要来,出警人数不能超过十人。
明朝政府做为爪哇的宗主国,将一块远离本土的飞地,交由属国代管,并不能据此就认为这片飞地不属于明朝政府,否则何必称为宣慰司。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出,明朝政府是将之做为真正的国家领土来管理的。
2,有人举出,后来发生战乱,明政府放弃了这块飞地,但那是在当时条件下明政府选择放弃,而不能据此说明当时不是中国领土。
古代的领土观念与今天不同,古代奉行的是谁拳头大听谁的,因此放弃或者不放弃对古代政权来说并不重要。他们认为,有需要的时候再打回来就是了。而今天国际法不认同武力征服的领土,因此对于领土的定义就会更加严格。
单纯地生搬硬套今天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
本文作者:翅膀乱读(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