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太监七下西洋,最远到了哪里……野史趣闻
郑和,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世人称三宝太监。他七下西洋,历遍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率先实现人类历史上壮丽辉煌的洲际远航,抒写了世界航海史上最为壮丽的史诗,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那在600多年前的航海技术那么落后的情况下,他最远到了哪里?
郑和,原名马和,出生于云南昆阳州(今昆明市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世代信奉伊斯兰教,一生经历可以用传奇来形容。马和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身贵族家庭,自幼聪颖。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为了消灭盘踞云南的元朝势力,派手下傅友德、蓝玉等率30万大军,发起明平云南之战。在战乱中,年仅11岁的马和被明军俘虏,被阉割,在军中做秀童。
后来,进入南京宫中,在14岁那年来到北平的燕王府。燕王朱棣见马和聪明、伶俐,便把马和留在身边,成为燕王的亲信,后来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腹有才华。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初一,朱棣以赐姓授职的方式表达他对有功之臣封赏与恩宠时,马和被赐姓“郑”,从此便改称为“郑和”。同时,升迁为内官监太监,相当于正四品官员。史称三宝太监 。
郑和有过硬的军事素质,懂兵法,知谋略,很得朱棣赏识。当时,威胁明朝安全的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东部海上的倭寇,北方的蒙元残余势力和西北的帖木儿帝国。中国周边的国际环境动荡,主要表现在东南亚地区各国相互猜疑,互相争夺。在这个形式之下,朱棣兵分两路,在陆地上,亲征漠北;在海路上,派郑和组建海军,抵制倭寇和反明势力。而后就促成了郑和多次率兵下西洋,威慑四方。史料记载,当时士兵二万八千余人,长44丈(约147m)广18丈(约60m)大船62艘,当时郑和海军的规模世界最大,作战能力是最强的。
郑和历经三朝,先后七次奉命出使,经历的国家共有三十多个,呕心沥血绘制了《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邸外国诸番图》,据该图记载,全图使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法,配上所记的针路和过洋牵星图,以南京为起点,最远到东非肯尼亚的曼八撒。
郑和下西洋不仅处于政治目的,还有其经济目的,所到之处,不仅进行海外贸易,开辟出了海上丝绸之路,还传播先进的中国的文化。所以郑和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军事家,还是和平的使者,他说达到的领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本文作者:陶城航海者(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