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相:《三十六计》作者檀道济是如何用沙子把北魏大军唬住的野史趣闻
《三十六计》这本著名的兵书是家喻户晓,通常人们总是把它和《孙子兵法》放在一起,其实它们没有一点关系,成书年代也不同。《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孙武的书,《三十六计》是南北朝时,南宋大将檀道济写的。
檀道济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却不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他只会打仗,也只能打仗。他不能搞政治,偏偏他却玩起了政治,所以人们说他自毁长城。
檀道济打了一辈子的仗,最辉煌应该是和刘裕一起打进了洛阳城。不过这次说的不是这场仗,说的是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北伐失败,紧急招檀道济救场,檀道济无奈又一次披甲上阵用计掩护宋军撤退。
自古以来都是爹是英雄儿好汉,刘义隆他爹刘裕就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可到了刘义隆这,就变了,本来信誓旦旦的组织了一次北伐,希望可以收复北方国土,廓清环宇,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可谁知道,宋军统帅到彦之没有那种大将之才,打到了潼关,竟然在黄河南岸摆起了一字长蛇阵,一共就五万人,一下子分到了2000余里的防线上,结果到了冬天。黄河冰封,魏军一举南下,犹如猛虎下山,一次性就冲垮了宋军,一字长蛇阵固然可以守护长战线,但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不管对面攻你那面你都来不及救援,所以宋军一败再败,连丢洛阳、虎牢数城。
这时候宋文帝刘义隆才明白到彦之的无能,紧急招檀道济来救场。檀道济不愧是跟过刘裕的猛人,率军一共打了30几仗,一路打到了济南,魏军受挫。如果要是后继人力物资充足的话,檀道济是可能救下北伐的。无奈。。。打到了济南就弹尽粮绝了,没办法只能引军南归。
就在檀道济南归时,魏军切断了宋军的运输线,在知道了宋军粮食不足情况下,又开始率军追击,情况已经危及到了一定程度。檀道济不愧是沙场老将,他让粮官大声的数粮,声音一定要对面的魏军听到,越大越好。其实这时候宋军是真的没粮了,他的军营里堆的是一袋一袋的沙子,他把仅有的一点粮食放在了沙袋上面,为的就是迷惑魏军。魏军果然疑心大起,不敢贸然追击,毕竟檀道济的打仗能力是很强的,就这样在魏军的眼皮子底下,檀道济率宋军大摇大摆的就回家了。
檀道济完成了一次胜利的撤退,成就了世界军事史上一次奇迹。同时也造就了一个成语——唱筹量沙。
本文作者:最火热点爆料(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