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未央》大结局开虐,弑君的黑手竟是北魏历史上的大宦官宗爱野史趣闻

2018-08-20 20:30:35

最近,热度不减的历史大剧《锦绣未央》终于演到了大结局。从一开始的气势逼人的叱云柔到心机boy拓跋余,从一心为杀李未央的叱云南到黑化的李常茹,这些反派都一个个拜倒在善良聪慧美丽机智主角光环bulingbuling的李未央手下,然而,到了最后的最后,就连拓跋余也没能阻止这个最大的BOSS杀害自己的父皇太武帝,这个人就是每集都陪在皇帝身边的中常侍宗爱!这个隐藏在剧情里最深的人却成了弑君的最后黑手,皇帝的死真是整部剧最大的悲剧,那么这个大宦官宗爱究竟是何来历?历史上的宗爱真的是这样一个手上沾满鲜血与罪恶的人吗?

首先,就如剧情里所演的那样,宗爱因为受罚做了太监,后来慢慢的在勾心斗角的后宫爬到了中常侍,最后成了拓拔焘最宠信的太监!太武帝南征的时候,太子拓跋晃监国,而当时的宗爱作恶多端!长此以往,拓跋晃当然是看不惯他!宗爱得知自己的处境就和太武帝打了小报告,而太武帝相信了,太子和东宫多个臣子和官员都被杀死,太子拓跋晃也因此失去了登基的可能!真相总是会大白的。太武帝拓跋焘发现了宗爱的谎言!太监宗爱发现后弑杀太武帝拓跋焘!剧情里,在围场的时候好像就出现过,那时高阳王失踪了,拓跋焘旁边那个太监就是他,是不是还给他个眼神的特写,这个反派好像还和叱云家有关系。


他残忍的杀害了两个皇帝,一个王,陷害死一个太子。

【宗爱何许人也】

宗爱是北魏大宦官,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太子太师、中秘书,封冯翊王。因获罪而成为阉人,在太武帝时任中常侍。后与太子拓跋晃的属官不和,就罗织罪名致使拓跋晃忧愤而死。拓跋晃死后,太武帝非常悼念,宗爱怕祸及自己,就弑杀太武帝,立太武帝幼子南安王拓跋余为帝,后又杀拓跋余。文成帝拓跋浚即位后,诛杀宗爱,夷其三族。

设计陷害东宫】

正平元年(451年)正月,太武帝拓跋焘在长江边上举行盛大集会,颁赏朝中群臣,封宗爱为秦郡公。

太武帝南征时,太子拓跋晃监管国政,拓跋晃为政精明,洞察细微。而宗爱生性阴险暴躁,行为多有违法的地方,拓跋晃因此常常对他表示怨愤。给事中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在东宫任职,很受拓跋晃的宠信,都掌握不少权力,而且都与宗爱的关系不和睦。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宗爱由于惧怕仇尼道盛等人揭露他的行为,于是编假话向太武帝控告二人有罪,太武帝非常气愤,下令将仇尼道盛等人绑到街市上斩首示众,东宫内的官员们有很多被牵连进去,也都被斩首,太武帝为此非常气愤。拓跋晃也因此忧愤而死。

拥立南安王】

后来,太武帝慢慢知道拓跋晃并没有犯法,因此感到非常后悔。宗爱害怕自己事发而受到诛戮,于是就图谋叛逆。

正平二年(452年)三月(《资治通鉴》作二月)初五日,宗爱弑杀太武帝。太武帝死后,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和疋、侍中薛提等人,没有宣布太武帝的死讯。兰延、和疋二人商议认为太子拓跋晃之子拓跋浚年纪尚小,打算立太武帝第三子东平王拓跋翰为帝,于是征召拓跋翰入宫,把他安置在一个秘密房间里。但薛提却认为拓跋浚是嫡亲皇孙,不应该废黜,应当选为继位人,而另外求取国君。兰延等人反复讨论很久也没有决定下来。宗爱得到消息,自认为他已得罪于太子拓跋晃,而平时一向就讨厌拓跋翰,只跟太武帝幼子南安王拓跋余关系密切,于是宗爱就把拓跋余秘密迎来,从中宫小门进入后宫,然后假传赫连皇后的命令,召见兰延等人入宫。兰延等人认为宗爱的地位一向很低,所以根本没有怀疑其中有诈,全都跟随宗爱进宫。宗爱事先安排三十名宦官手持武器在宫中埋伏起来,兰延等人入宫,就把他们捆绑起来并在殿堂上杀死。宗爱又在永巷杀死拓跋翰,而拥立拓跋余为帝,改年号为永平(或作承平),拓跋余任命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兼任中秘书,封为冯翊王。

遭诛杀,灭三族】

宗爱自从拥立拓跋余之后,身居宰相高位,总管三省政务,负责皇家的安全事务,随意召唤公卿大臣,专权跋扈,一日比一日厉害,朝廷内外都畏惧他。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都认为宗爱必定会像赵高、阎乐篡权的危险。拓跋余深为不安,怀疑宗爱将要作乱,就想谋划削夺他的大权,宗爱知道后非常愤怒。永平二年(452年)十月初一日,宗爱利用拓跋余祭祀宗庙的机会,派小黄门贾周等人在夜晚杀死拓跋余。拓跋余死后,殿中尚书长孙渴侯与尚书陆丽拥立拓跋浚为帝,是为文成帝。文成帝即位后,便诛杀宗爱、贾周等人,都动用五刑,灭其三族。

不管历史如何残酷,至少在《锦绣未央》最后的两集里坏人终于是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我们也能笑着追完这部糖糖大剧。

本文作者:寒山烟语(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