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英雄盖世,士卒归心,为何却斗不过好赌好色又无赖的刘邦野史趣闻
刘邦品性差是指他好赌、好酒、好色、脏话连篇,这些德行确实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但刘邦对自己人讲义气,出手大方,对手下来说,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刘邦手下的大将有几个是正经人家,是正经人就不会和刘邦起兵造反了,连韩信都是杀过人逃亡的,用现在的话来说是逃犯,是犯罪分子。

对于大多数效忠刘邦的部下来说,刘邦好赌好色都不是个事,反而更对他们胃口,更能融洽的相处。最重要的还是刘邦出手大方,舍得把钱财、土地、美女赏给有功将士,属下们跟着刘邦干有钱途,所以愿意死心塌地的效忠刘邦。反观项羽,虽然出身世家,彬彬有礼,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士兵受伤还亲自为他吸脓血,把士兵感动得一塌糊涂。但真到了将士最关心的赏赐的时候,项羽却舍不得下本钱,好东西都自己留着。对于跟着项羽造反的将士们来说,礼貌又不能当饭吃,他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不是形式上的东西。

项羽的失败在于他惜小节而失大义,赏赐不公,导致部下离心离德。而刘邦的成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听从韩信的建议,和项羽反其道而行。项羽不愿意给的,刘邦愿意给,项羽不愿意做的,刘邦愿意做,于是天下归心。
项羽最大的失败就在于分封上,俗话说同富贵易,共患难难,其实反过来也一样,公患难易,同富贵难。

在秦朝没有倒下之前,所有举旗造反的人头上都悬着一把大刀,不把这把大刀摘掉,没人可以安生。在生死危局的压力下,各方势力拧成一股绳,死命挖秦国的墙角,最终强大的秦国轰然倒塌。在这个过程中,项羽功劳最大,兵威最盛,所以天下诸侯愿意公推项羽为霸王,主持分封大事。

分封其实就是一场利益分配,蛋糕就那么大,如何分配是一个高深的政治学问。而项羽的问题就出在分封上,项羽简单粗暴的把所有肥沃的土地都分封给自己的部下和亲近自己的诸侯,而不是按照功劳大小进行分配。一开始起兵造反,功劳最大的那一批人都被项羽分封的偏远地带,而他们的一些部下反而因为亲近项羽分封到了肥沃地区。比如刘邦作为第一个攻进关中占领咸阳的大功臣,却被项羽分封到偏远的蜀中地区。即使是项羽自己的部下,项羽也没有按照功劳大小进行分封,而是根据自己喜好进行分封。

所有人都觉得项羽分配不公,对项羽心怀不满,好好一场收买人心的盛会被项羽搞得离心离德,天下虽然分封出去了大半却没起到收买人心的作用。
所以刘邦出兵关中,和项羽争夺天下,没有人愿意站在项羽这边。
本文作者:秀才说古今(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