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打败仗还叫盛唐?为何外战胜率远低于宋朝,还有强唐弱宋之称?野史趣闻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事实上,唐朝的对外战争胜率远远达不到55%胜负各半的水平,实际只有30%左右;而宋朝的对外战争胜率也比70%要高,主流的说法是75%左右。
但是,这有什么用呢?唐朝比宋朝军力强大,这是不争的事实。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绝对不是唐朝搞掉而宋朝低调的原因,而是唐朝确实比北宋要强大很多,为什么这么说呢?静夜史认为:
1、战场位置:国外VS国内
我们看唐朝的对外战争,除了吐蕃几次打进长安,剩下的基本都在唐朝境外进行。比如消灭东突厥、消灭高昌、消灭吐谷浑、消灭西突厥、消灭高句丽、消灭后突厥等。

一般而言,对外作战需要付出的努力是境内作战的数倍。因为首先,境外作战是客场作战,对于当地的风土人情都不了解,这种情况下失败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其次,深入敌境,需要保持漫长的补给线,这对后勤是巨大的考验,稍有闪失就会万劫不复;最后,深入敌境,特别是突厥这样环境恶劣的地区,军队的非战斗减员很大,很容易被以逸待劳的敌人击败。
而北宋基本都是在国境内作战,因为北宋长久以来都被周边少数民族轮番吊打,因此北宋无力将战火引向敌国境内,比较成功的是和西夏的战争,但是终归是失败多成功少。
主场作战,可以就地补给,而且熟悉作战环境,更重要的是背水一战退无可退,如果这样的条件下还无法取胜,就和配备了冲锋枪且武装到牙齿的平民还是无法打败手无寸铁的拳击手一样,让人不可接受!

2、战争性质:进攻战VS防御战
唐朝之所以老是失败,主要在于他们进行的,是疯狂的进攻战和灭国战,因为主动挑事,且深入敌人境内作战,所以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因为侵略别人,能取胜的毕竟是少数。
以一支疲惫之师,长途跋涉,去攻打以逸待劳的敌人精锐,被打败很冤吗?
因为是主动进攻,想要完成战争胜利,必须要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甚至对其灭国才算罢手。
但是北宋不一样,他们进行的,基本是城防战,也就是防御战,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可以站在城头,依靠厚重的城墙和先进的三弓床弩等武器,对城下的敌人进行反击。
对于北宋而言,只需要等到城下的敌人退兵,这场战争就算胜利了。
所以唐朝的进攻战比宋朝的防御战取胜的难度更大,所以唐朝的胜率更低。

3、战争结果:灭国VS被灭国
为什么唐朝给人的感觉很强?
因为唐朝最后达成的目标,是彻底征服,或者彻底灭国,虽然胜率不高,但是最后唐太宗可以让东突厥可汗给自己伴舞。至于唐朝在消灭东突厥的过程中,遭遇了多次失败,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彻底将这个强国消灭了,这就够了。
在唐朝征服周边国家的过程中,很多都是这样的,在境外作战的唐军,虽然损失很多,但是仍然让敌人瑟瑟发抖。
唐朝前期的对外战争史,就是一部部灭国史!
但是北宋呢,从来没有给敌人造成巨大的心理阴影,周边国家从来没有一听大宋的名号就战栗的。相反,他们身体发抖是即将碾压北宋的激动心情的表露!而且,北宋还产生了严重的“恐辽症”,“恐金症”。
北宋的作战,不仅不能大量杀伤敌人,反而被敌人吊打,最后还被敌人灭亡!

4、战争频率:无年不战VS承平日久
为什么女性司机出车祸的比例远远低于男性呢?是女司机的整体水平高吗?并不是,而是女司机的数量要远远小于男司机,所以她们出车祸的比率要远远低于男司机。
唐朝和宋朝的情况大致如此,唐朝立国289年,几乎是无年不战,无月不战,对外作战的频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频率。
相比之下,北宋除了和辽金夏等的战争外,有很长时间都是在和平时期,特别是和辽国,从1005年《澶渊之盟》后,宋辽开始了长达百年的和平局面。
承平日久,所以对外作战的频率要远远少于唐朝。
所以,宋朝的胜率要远远大于唐朝!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本文作者:静夜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