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轶事:前无古人,雄图伟业?野史趣闻
2018-08-17 11:00:19
早在春秋时期,东南的诸侯吴王夫差,为了染指中原以成霸业,引长江经瓜洲(今江苏邗江南部)北入淮河以筑通渠,其全长近150千米,,称为“邗沟”。随着历朝历代对这一航道均多有延伸。

隋炀帝的方案,便主要是以这条邗沟作为运河的中段加以裁直,拓宽,并更名为山阳渎;同时,又在东都洛阳附近引黄河而向东南进入汴水,进一步沟通北方两大水系黄,淮之间的联系,是为通济渠。

至于黄河以北,则利用沁水,淇水,卫河等水源,引水至天津西北的芦沟(今永定河),从而直抵北方重镇涿郡(今北京),即有名的永济渠。其他各地另有多处类似工程。

这样一来,穿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82千米的水上交通大动脉即可宣告完工,较之消耗巨大,运送缓慢的陆上运输方式,其优势的显而易见的。
后文会更精彩,如大家喜欢请关注,谢谢!
本文作者:川说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