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威震四海的年轻人野史趣闻

2018-08-17 10:30:34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西汉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与他的舅父卫青同一官级。这位骠骑将军是个少年将军,他的声誉流传千年。

十七岁的霍去病便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随卫青在漠南和匈奴作战,他和八百轻骑便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匈奴的相国、当户等官员,还俘虏了单于的叔父,勇冠全军,然后被汉武帝封冠军侯。按照现在的年龄,霍将军还没成年。此时此刻他的名声开始在华夏到处传播。霍将军自小便善骑射,因他年轻,作战时候用兵灵活,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这可不是一般的将军能做到的,与他同时代的“飞将军”李广虽是一代名将,可他的战法战术只善于守,没有霍将军如此之轻盈!而他的舅父卫青的战法就相对的稳当,年轻将军有他年轻的优势。二战时期希特勒特别喜欢闪电战,那霍将军可就是他的祖师爷了。

两年后,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在春夏两季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当时的浑邪王、休屠王部,被歼敌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础。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可惜,天忌英才。两年后,这是霍将军最后一次征战,也是最勇猛、最著名的一站。此战把匈奴赶到了现在俄罗斯的贝加尔湖,让匈奴在几百年内几乎无法翻身,让大汉北边边境平安了许多年。这年便是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将军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即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要知道,那时候的后勤保障和机动力可没现在的效率高。那都是五个步兵来保障一个骑兵的后勤,还动用了全国大部分的财力物力。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逃到漠北。这场胜利以后,霍将军被封为大司马。

公元前117年,不到24周岁的霍将军英年早逝。汉武帝是非常的难过,这位将军在职期间不收门徒,年轻勇猛,为大汉创下盖世之功,深受汉武大帝的喜爱。霍将军大规模使用骑兵集团,快速机动,长途奔袭是当时战争的一大创新手法,是他胆略过人的表现,是战胜匈奴的主要原因之一。霍将军不仅为汉朝创下神功,也为后人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此句已经成为我国历代人民抵抗侵略,收复失地的名言。

本文作者:站在大地(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