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为什么能迅速兴起?野史趣闻

2018-08-17 09:30:35

从秦至隋创立四个大一统王朝的君主:秦始皇、汉高祖、晋武帝、隋文帝,在知名度上,是前二者响亮,然在历史评价中,当数隋文帝最高。不仅如此,即使在中国历代开国君主中,隋文帝也可以名列前茅。

隋文帝

  隋文帝于历史是有大功绩的,他的大功绩不但表现在统一大业上,且表现在统一后对天下的治理。隋文帝对反叛旧臣、豪强大吏,诛夷罪退,毫不手软。他罢黜了一些没有才干的大臣,包括对自己夺取帝位有功的人,将一些有真才实干的人提拔上来,辅佐自己管理国家政务。隋文帝对平民百姓实行宽仁的政策。在政权基本稳定之后,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

  隋文帝统一了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度量衡重新统一。隋文帝下令制订《开皇律》,将原来的枭首、车裂等残酷刑法予以废除,保留了律令五百条。隋文帝废除北周六官制,恢复了汉魏时期的体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隋文帝对于地方机构也进行了改革。他采纳度支尚书杨尚希提出的“存要去闲、并大去小”的建议,将原来比较混乱的地方官制从州、郡、县精简为州、县两级。同时,精减了大量的官员,将一些郡县合并。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力,控制地方,杨坚下令,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免。而且每年都要由吏部进行考核,以决定奖惩、升降。后来,又实行三年任期制。隋文帝简化了地方行政机构,废九品官人法,初创科举制。命令各州每年推选三个文章华美、有才能的人到中央受官。后来,隋文帝又下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官部管刺史,要由有德有才的举人担当。隋文帝推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实行了“大索貌阅法”,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使编户大增。实行“输籍定样”,确定户口数,编制“定簿”,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这些举措防止地方豪强和官僚勾结,营私舞弊。将从豪强手里依附的人口解放出来,增加了国家的劳动力,调动贫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隋文帝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大量地减少了国家的财政开支,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繁荣,形成开皇之治。开皇之治是杨坚在位二十多年中开创,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杨坚倡导节俭,节省政府内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杨坚成功地统一了历经数百年严重分裂后的中国,从此中国在大多数的世纪里都保持着他所建立的政治统一。

《剑桥中国隋唐史》这样评价道:“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在长期政治分裂的各地区发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识,这一切同样了不起。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中华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隋朝京城及各地的粮仓,大的可储粮千万石,小的也储粮几百万石,都储满了谷物。长安、洛阳和太原的国库中,储存的绢帛各有数千万匹。杨坚临终时,天下仓库的积储可供全国五六十年正常使用

本文作者:丁哥谈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