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仇富喜民曾给臣民特权,乾隆大帝则反而杀之!野史趣闻

2018-08-15 08:30:28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还影响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


朱元璋自幼成长于艰苦的农村经历,对百姓的情况了如指掌。朱元璋称帝后,一直告诫儿孙们,“普天下的臣民百姓,最害怕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天灾来临时,普天下百姓能勒紧腰带过日子,只怨天,但从不由人。而人祸就不同了,手握重权的人倘若昏庸无道,普天下百姓便会起兵造反。一个王朝从兴盛到灭亡,基本上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

为了得到普天下百姓的支持,为了大明朝的万世基业,称帝后的朱元璋,便下旨给了天下普天下百姓一项特权,允许天下百姓,在腐败官员横行霸道,欺凌百姓之时,随时上京告御状。且作为帝王,将亲自接见上京告状的百姓。这可是古代第一次明文记载的允许普天下百姓“直达天庭,诉告腐败官员”的行为。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明朝之前,莫说进京告状,就算是以民告官,那也是大不敬之罪。挨一顿板子算轻的,重则有性命危险。

朱元璋称帝后在紫禁城外设置了“登闻鼓”,(登闻鼓是中国封建时代于朝堂外悬鼓,以使有冤抑或急案者击鼓上闻,从而成立诉讼。)普天下百姓上京后,便可以直通到面前击鼓鸣冤。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缘由阻拦。这样的规定,在大明朝几百余年的历史里从未改变。无数的普天下百姓通过此途径,找到了那微乎其微的希望。大明朝的各地官员见此制度,也从不敢肆意妄为了。


但到了清朝乾隆大帝时,朱元璋给普天下百姓的特许的这个“特权”,却遭到了乾隆大帝大帝的极力否认。乾隆大帝登基后,在一次上朝的时候,有位大臣启奏乾隆大帝恢复普天下百姓的这个“特权“。乾隆大帝当即雷霆震怒道:“立即把驾驭官员的权力,分给了普天下百姓,让天下百姓有能影响官员赏罚的能力,那还要我这个皇帝干什么?”由此可见,乾隆大帝的执政理念和朱元璋是截然相反,乾隆大帝认为,普天下百姓都是孙子,而官员却是家里的儿子。就算是儿子做的再混蛋,也应该是自己这个当爷爷关起门来去管教,而绝不允许当孙子的去恶人先告状。乾隆大帝非常讨厌这般“不孝顺”的行为,甚至几次在谕旨中强调以孝治国的理念,要普天下百姓要学会孝忍,不能僭越妄为。

乾隆大帝不只是是嘴巴上的说说,在行动上和嘴上也保持了一致。,乾隆大帝三十四年,陕西某地百姓上京状告其知府和县令官官相护,欺压百姓。乾隆大帝得知此事后,随即批示道“此事事态严重,必惩纠此人,官员应得处分,不即究治”,翻译成现在的话意思就是,这件事情非常严重,领头告状的百姓必须杀头,被告的官员可从轻发落,不可太过追究,因为处理太重,会鼓励这种情况继续发生。


乾隆大帝的这种对于满汉两族官员乾隆的区别对待,以及高明的愚民手段,简直让人感到可怕。其实在很多影视剧如的《九品芝麻官》里面有映射出百姓上诉贪官污吏,最后都会贪官相互包庇。最后都惨不忍睹收场。

大家认为在这件事情得处理上,朱元璋大帝的处理方法好,还是乾隆大帝的做法好,欢迎留言探讨。

本文作者:浅读奇闻史事(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