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明朝末年危局的四大支柱,可惜明朝气数已尽野史趣闻

2018-08-14 21:30:29

1.袁崇焕

这位先生是一个在历史上争议极大的人物,历史上皇太极巧使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凌迟。

袁崇焕作为抗清名将,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被处死后明朝百姓争相抢食其肉,而到了清乾隆时期,却又受到了乾隆的赞赏。评价历来褒贬不一。但是他率领关宁铁骑镇守宁远,使得后金不敢越雷池一步,并且在宁锦之战中击伤努尔哈赤,为抗金事业立下了一大功。可惜为崇祯所杀,使明朝的军事受到了极大损失。

2.曹文诏

勇毅而有智略。崇祯年间将领,号称第一良将,官至总兵。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功勋卓著。崇祯八年(1635年),在湫头镇之战中因寡不敌众兵败自尽而死。早期他带这关宁铁骑助孙承宗和袁崇焕,征讨辽东,屡次大败后金部队。

后来农民军日渐做大,朝廷调曹文诏与他的关宁铁骑入关剿贼,曹文诏连战连胜,在农民军中素有死神的印象,死后被追增太子少保。3.卢象升

外号活阎王,是农民军尤其是李自成的克星。早期参与镇压李自成农民军有功,又升任右副都御史,总理河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后升任兵部侍郎,再迁兵部左侍郎,总督 宣府、大同、山西军务。崇祯七年(1634年),击溃张献忠(打败的不是张献忠就是李自成,都是农民军里大佬级别的人物)农民军。崇祯八年(1635年),击败高迎祥、李自成农民军。崇祯十一年(1638年),担任兵部尚书,力主抗清,守卫京师,连战皆捷。后卢象升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高起潜拥兵不救,终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

4.孙传庭

看过《大明劫》的朋友一定会对这位忠诚正直的将领心存敬畏,是的孙传庭作为大明朝最后的支柱完全称得起那句:“传庭死,而明亡矣”。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孙传庭的战死使得明朝失去了最后的生机,也算是气数已尽吧。在大时代面前个人的抗争总显得微不足道,但是这些人身上闪现出的坚持、信念却足以光照千古!各位看官你们觉得这几位谁的贡献最大,死的最可惜呢?

本文作者:沧海若为水(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