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明朝人就灭了明朝,明朝表示不服野史趣闻

2018-08-14 21:30:27

明朝(1368 -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纵观我国朝代更替,都是统治者残暴,官员腐败,民不聊生,实在是过不下去了才揭竿而起,推翻压在身上的大山。

清朝能取代明朝,除了靠自身的军事实力,还要靠一个汉人的全力帮助,不然满族都有可能一直是游牧民族,得不了天下。这个人是谁,此人就是清初文臣之首范文程。

范文程乃北宋名臣范仲淹第十七世孙(1597年—1666年),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曾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代帝王,是清初一代重臣,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视为文臣之首,被列为“中国十大谋士”之一。

清史稿记载:范文程少好读书,颖敏沉毅,与其兄文寀并为沈阳县学生员。天命三年,太祖既下抚顺,文寀、文程共谒太祖。太祖伟文程,与语,器之,顾谓诸贝勒曰:“此名臣后也,善遇之!”

说的就是范文程和他哥哥一起在抚顺投靠努尔哈赤,通过一番了解,乃名人之后,为了起到名人效应,必须好好招待,起示范引导作用。

当然范文程也不是绣花枕头,18岁就中了秀才,很有才华。先后辅佐了清朝四代皇帝,无论是军国大事,还是朝廷要务,皇帝都会让范文程参与其中。为清朝的开国立下汗马功劳,并在清朝攻打明朝的过程中,尽力保全百姓,减少死亡(这点跟丘处机劝铁木真有点相似)。

不过,范文程投靠努尔哈赤的时候,当初也没给什么具体的官职,就在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厅里写写军令、发告示啥的,充分发挥秀才能写的本领。范文程觉得这样太埋没了自己,就亲自披挂上阵(这真有点像武侠小说里害怕的几类人:女人、秀才、和尚,没有真功夫不敢闯荡江湖),攻打明军,当时努尔哈赤攻打沈阳,广宁,这几次战役,范文程都参加了。也许有读者就要疑问了,好好的办公厅待着,下一步就是处长、办公厅主任当,何愁没官当呢,不至于亲自上阵打仗。这就要说明了,在古代,有军功当官来的快,不用靠关系,不需要后台,只要能征善战,升官那是很快,并且说话底气也足。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续了汗位。皇太极认识到汉人重要性,慧眼识珠开始重用范文程,作为贴身的谋士,这就相当于亲信了,地位当然不是办公厅的人可比。范文程也知恩图报,写了一份建议书,劝谏皇太极不要满足于小打小闹,今天去抢点东西,明天去抢点人,成不了气候,要皇太极打到关内,夺取明朝的皇城,成为天下的主人。皇太极一听,也对呀,成天偷鸡摸狗的,还要挨打,于是率八旗军绕道蒙古,攻打北京。一路上,范文程充分利用汉人的身份,诱降了很多明军将领,占领了很多城池,还使用反间计除掉辽东督师袁崇焕,明朝开始走下坡路。

顺治即位后,范文程隶镶黄旗,多尔衮率师伐明,范文程上书要求此次伐明,一定要申明纪律,秋毫勿犯,尽量不影响百姓的生活,赢取民心,录用贤能,这样黄河以北尽可收入囊中。顺治二年,江南既定,范文程上疏言:“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请再行乡、会试,广其登进。”通过一系列稳定人心的政策,清朝逐渐统治中国。

康熙五年(1666年)八月初二日,范文程因病去世,终年70岁。 康熙帝知悉文程病故,亲撰祭文,遣礼部侍郎黄机谕祭,赐其葬于河北怀柔县红螺山,谥“文肃”。康熙为其题词“元辅高风”,这是皇帝对臣子很高的评价。

范文程一个明朝人,由于朝廷的腐败,再加上自己不得志,投靠了满清,最终帮助满清打败了明朝,有人说他是汉奸,有人说他是功臣,功过是非,谁能说得清楚呢。

本文作者:醉卧云端听风雨(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