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明朝的耻辱!明朝最后的机会野史趣闻

2018-08-14 20:00:33

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正月,后金努尔哈赤趁明朝朝廷党争激烈、防务松弛的时机,决意对明用兵。农历二月,努尔哈赤召集诸臣讨论用兵方略,决定先打辽东明军,后并叶赫部,最后夺取辽东。农历三月间,后金加紧秣马厉兵,扩充军队,修治装具,派遣间谍,收买明将,刺探明军虚实。在经过认真准备和精心筹划之后,努尔哈赤在农历四月十三日以“七大恨”誓师反明,历数明朝对后金国(建州女真)的七大罪状,率步骑2万向明朝发起进攻。抚顺城以东诸堡,大都为后金军所攻占。后金军袭占抚顺、清河后,曾打算进攻沈阳、辽阳,但因力量不足,翼侧受到叶赫部的威胁,同时探知明王朝已决定增援辽东,便于九月主动撤退。抚顺等地接连失陷,让明神宗感到事态严重,派兵部左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主持辽东防务。并决定出兵辽东,大举进攻后金。但由于缺兵缺饷,不能立即行动,遂加派饷银200万两,并从川、甘、浙、闽等省抽调兵力,增援辽东,又通知朝鲜、叶赫出兵策应。经过半年多的准备,援军虽大部到达沈阳地区,但粮饷未备,士卒逃亡,将帅互相掣肘。

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正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进攻叶赫部,得到二十多个寨子。听说有明朝的军队来了,这才回去。明朝的杨镐派遣使者去后金商议罢兵,努尔哈赤回覆书信拒绝。

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月,明抵达辽东的援军约87000余人,加上叶赫兵一部、朝鲜军队13000人,共约11万,号称20万(一说47万)。由于明朝朝廷财政紧张,无力长期供养辽东集结明军作战部队,明神宗一再催促杨镐发起进攻。于是杨镐坐镇沈阳,命兵分四路围剿后金。

此战明军总数约八万六千人。与盟友海西女真叶赫部军一万人,朝鲜军一万三千人,总计十一万多人,号称四十七万。努尔哈赤只有不到六万人。

萨尔浒之战,以明军的失败、后金军的胜利而告结束。此战之后,后金军乘势攻占开原、铁岭,征服了叶赫部,酋长金台吉、布扬古被杀死,余部俱降建州。朝鲜王朝的光海君于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农历五月,派遣使者去后金致谢,从此对后金与明朝采取中立政策,直至后来仁祖反正。

萨尔浒、尚间崖及牛毛寨战事失利消息传至明朝都城顺天府(今北京),顺天府米价立即陡涨。

明军主帅杨镐兵败之后立即引咎辞职,后被拘押,崇祯二年(1629年)被处决。杜松与刘綎已死于战场,马林也于3个月后在开原战死,明军四路主将四人已失其三,仅有李如柏始终未遇敌,但在战役之后数日即为言官弹劾。一年半后辽事更坏,此事再被提及,李如柏自杀以明志。

萨尔浒战役,除李如柏军撤走未遭惨重损失,明军共损失兵力约45800余人,战死将领300余人,丧失骡马28000余匹,损失枪炮火铳20000余支,元气大伤,后金军的胜利,不但使其政权更趋稳固,而且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而明军自遭此惨败,开始陷入被动,到天启年间,辽阳、沈阳、广宁等重镇相继失守,明朝退守辽西,完全陷入被动,局势万分危急。明朝方面自此由进攻转为防御,后金方面由防御转为进攻。明朝最后失去大部份辽东领土,山海关以外仅余少部份土地如锦州、宁远、杏山、塔山等地,直到明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吴三桂降清,清军入关,开始建立在全国的统治。

可以说此战之后,在东北面对后金部队已经只能放松为主,也是这个时候开始满足看到啦进军全国的希望,直到最后建立清朝,大明再也没有在东北占到过便宜。

明朝对战努尔哈赤失败的原因是什么!12万对6万不到,兵力强对面差不多一半,但就是打败了?得知情报后,万历明神宗朱翊钧大哭。明朝到底是从哪任皇帝开始衰败走向灭亡的!有说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惨败。但我觉得还是从万历开始的。

在万历年间,戚继光突发重病,当时的戚继光已经是六十多岁的高龄,这次疾病来的又凶,很快就夺去了戚继光的生命,戚继光的离开,对明朝是一大损失,这主要体现在军事上,戚继光是明朝重要的将领,他训练的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极其难得的将领。  而在萨尔浒之战当中,戚家军也如同史料上记载的那样,给努尔哈赤的军队造成重创。当时戚继光已经离世,代替他训练军队的是他在军中收养的义子戚金,在战场上,这支由戚金训练的军队在面对努尔哈赤的强悍骑兵的时候,依旧是毫不退让,就连当时后金最勇猛的军队,正黄旗也拿这支部队毫无办法。这样一来,让努尔哈赤着急起来。后来还是用炮弹接连不断的发射才制服了这支军队。而发射炮弹的炮手则是被收买的明军将士。明朝作为最后一个汉王朝走向灭亡,确实令人惋惜!

本文作者:一个普通的亮粉(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