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是为何而起,是大不列颠的野心还是清朝自己埋下的祸根?野史趣闻

1839年7月,九龙尖沙咀村发生林维喜案。英国水兵在村内醉酒闹事,打死村民林维喜,林则徐要求英国商务总监义律交出凶手,义律却自己轻判了事。
1839年8月15日,林则徐下令禁止一切贸易,派兵进入澳门,更进一步驱逐英人出境。此事因而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1839年10月1日,英国内阁以商务受阻及大英子民生命受到威胁为理由,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虽然依据中国法律英国人无权在中国领土上国通商关系中断,朕已极严重注意,并将继续注意这一影响我国臣民利益与王室尊严的事件。
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英军总司令。
4月,英国国会对此进行激烈辩论,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影响下,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 ,英政府始终未正式宣战,认为军事行动只是一种报复(reprisal),而非战争。
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的机动舰队从印度出发到达中国海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其实,英国对满清的进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要说来源,我们可以追溯到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也就是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呢?因为这一年是乾隆的70大寿,马戛尔尼表面上说英王很佩服乾隆帝,给他来赶礼了。可事实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马戛尔尼这次访华,给乾隆祝寿只是一个很表面的原因。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马戛尔尼使团的规模:随员80余人,包括天文数学家、艺术家、医生,和95名卫兵,由兵船护送,费用归东印度公司负担。算下来大大小小有200多人,我们也可以看到这里面什么人都有,所以这次并不是一次很严谨的拜访。因为英王在招募这些人的时候,就曾经下旨,只要想随行的都可以上船。当时许多英国人还沉迷在马可波罗所描述的东方,都相信那里遍地是黄金。所以随行的人员自然也就很多。马戛尔尼也是给乾隆带来了很多礼品,这让乾隆早早结束了自己的寿礼,早早赶往北京城看马戛尔尼给他带来了什么稀奇的东西。

可能有些对乾隆朝不是很了解的朋友会问,乾隆不一直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么,他早年不是不要寿礼么?对,乾隆朝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早年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励精图治;中期铁板无情,心狠手辣;晚年贪图享乐,骄傲自大。所以这次马戛尔尼正巧凑到了乾隆晚年,不然乾隆也不会要这些礼品。马戛尔尼的礼品我们大致了解一下:所携'贡品',约值1万5千余英镑,内有天文、地理仪器、图书、毯毡、军用品、车辆、船式,总计600箱,俱为用心选购,以表示英国文明。

可以说,这些礼品已经概况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但乾隆对此并不感冒,反而感到失望。这是为何?原来当时的英国已经发现了太阳系,但清朝官员连翻译都翻译不了,认为这是判断二十四节气的仪器。对于火枪和榴弹炮等军事武器,乾隆并没有让专业的英国讲解员演示,他反而用了自己的炮手,结果也不是很理想。战舰、战车等也皆是如此。所以乾隆老爷子对这次马戛尔尼送上的礼物很是不满意。但马戛尔尼看在自己送的礼品没见效的时候,也直接摆明了目的:
1、请中国允许英国商船在珠山、宁波、天津等处登岸经营商业。(按:珠山即今之舟山)
2、请中国按照从前俄国商人在中国通商之例子,允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一洋行买卖货物。
3、请于珠山附近划一未经设防之小岛归英国商人使用,以便英国商船即行收歇,存放一切货物且可居住商人。
4、请于广州附近得一同样之权利,且听英国商人自由往来不加禁止。
7、凡英国商货自澳门运往广州者,请特别优待赐予免税。如不能尽免,请依一千七百八十二年之税率从宽减税。
6、请允许英国商船按照中国所定之税率切实上税,不在税率之外另外征收。……
这让乾隆明白了马戛尔尼等人此行的目的,所以乾隆老爷子一个也没答应,统统回绝了。当然马戛尔尼的访华目的并不仅限于此,随行的大量绘图专家把沿行的地形全部绘制成图,对清朝的军事力量也有了准确的判断,对大清的社会也了解了一番。回国后马戛尔尼的一句话正经了整个欧洲,也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那句话: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

今天能看到 Macartney写给乾隆皇帝的汉文谢恩信。起首是'口英咭唎国使臣吗嘎口尔呢谢大皇帝恩典……'这封信是由使团副使之子时年13岁小孩'哆吗嘶口当口东所写。可以看出,人名及他们的国名,都是加'口'旁的。
一篇文章中说:'即便到了与真正的西洋人打交道更为频繁的前清道咸时期,中国人对西方仍然缺乏真正的认识,充满了鄙视和轻蔑,不仅以'英夷''法夷'等称之,甚至还要在旁边加个'口'字旁或者'犬'字旁,简直是视之为非人类。
所以鸦片战争的爆发完全是当时清朝的统治者没有认清局势,盲目自大而造成的结果。
各位看官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本文作者:小猪佩奇大发现(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