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调研丨再访围屋,与当地企业家交流野史趣闻
2018-08-14 15:00:22
8月2日,“乡村振兴”和多彩乡村情系故里实践类别实践调研团进行第二天调研。第二天的主要任务是参观一些围屋以及进行采访。调研团分别参观了会水楼、碧滟楼以及周田廖屋,并且采访了周田四季分享有机农场的掌舵人——张和平先生。
上午九点半,调研团出发参观围屋。会水楼、碧滟楼以及周田廖屋都建造于清朝,有着悠久的历史。会水楼是叶挺将军的祖屋,因两支流交汇于门前而得名,围屋座东北朝西南,平面呈长方形,由泮池、禾坪、堂屋、横屋组成。由于会水楼经过多次修缮,内部基本保存得较为完好。碧滟楼由吉隆坡开埠功臣叶亚来出资修建,是客家四角楼建筑,三堂两横院落式布局,前有禾坪及月池。在屋外墙上可以看到许多大大小小的孔,这也是碧滟楼岁月的见证。周田廖屋则座东向西,同样是三堂两横院落式布局,但相对于会水楼和碧滟楼来说,周田廖屋保护的不是很好,有三分之一已破损严重,甚至倒塌,让人十分惋惜。调研团通过参观这三处围屋,对围屋也有了一些其他新的收获。
下午三点半,调研团徒步三十多分钟,来到四季分享有机农场,采访当地的经济能人——张和平先生。张和平先生到周田村建立有机农场已经六年了,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了解的一些围屋的情况,关于围屋的保护和开发的看法以及对周田村发展出路的一些见地。通过对张和平先生的采访,调研团发现作为经济能人代表的他对于围屋的保护和开发的一些不同的新颖的看法。
采访结束后,调研团在返回的途中遇到了雷雨,被困在了山路上。但调研团成员没有因此乱了阵脚,而是齐心协力寻求返回住处的途径。历经一个多小时,在调研团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大家终于安全返回到宿舍。调研的第二天,暴雨中足见调研团的团队精神。
本文作者:手机用户102108676509(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