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的成功,离不开这个流亡者做的五件事|淘观点野史趣闻
T君|由于商鞅变法的彻底与坚持,才有了日后秦国的强大。但是,秦国的变法事业是从商鞅开始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商鞅变法
早在秦献公时期,秦国就已经开始了图谋强大的变法事业。
秦献公早年流亡魏国,魏武侯想利用帮助秦献公即位来扶持一个亲魏的秦国,秦献公巧妙地利用了魏国的这个心理顺利回国继位,但也立下了魏武侯在世时不与魏国为敌的誓言。而就在他继位之后,开启了秦国的变法事业。
当时,秦国政局混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国君之位的争夺大大削弱了秦国的国力,曾经的霸主地位一去不复返。而山东六国,尤其是夺取了秦国河西之地的魏国,已经完成了改革的任务,国力非同凡响,秦国要想夺回失地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秦献公适时地进行了增强国力的改革。
作为曾经有着多年流亡经历的帝王,秦献公深知民间百姓的疾苦和社会的形势,他的变法主要有这五个措施:
首先是废除了人殉制度。
在人力资源本就缺乏的时代还大量杀人殉葬,是不明智的事情。秦献公断然废除了秦国实行三百多年的活人殉葬制度,为秦国储备人力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殉葬者
其次,迁都栎阳。
秦国的都城原本在西边的雍城,秦献公将都城迁到东边的栎阳,目的一是为了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为了更好地向东发展,这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举动。此举和日后商鞅营建咸阳并迁都咸阳的举措异曲同工。
第三,按照人民实际占有的土地数量来征收租税。
也就是承认个人对土地的私有权,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改革措施。原本秦国有很强大的旧贵族统治势力,其存在的根本便是他们对土地的占有,秦国从他们占有的土地上拿不到多少好处。
如今实行“初租禾”,无疑是对旧贵族势力的一大打击,将他们收入的一部分转为了国家所有,对增强秦国的经济实力与对人民的掌控有非常大的作用,从此秦国便可以极大地调动起自己的国力。
第四,开放商业市场。
在秦国开放市场以促进商业活动的开展,对增强秦国的经济实力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编纂户籍与推行县制。
这一举措是秦国进一步从落后愚昧的旧奴隶贵族国家向新兴的封建国家转变的一个重要举措,编纂户籍意味着加强对自己国内人口的掌握与管理,推行县制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增强秦国的社会凝聚力与政府的统治力,改变过去政府弱小无力的局面。
《大秦帝国》中的秦献公
在这个改革的基础上,秦国的势力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日后秦献公便利用这个改革的成果对魏国发动战争,以收复失地,在“石门大捷”中,秦军斩首魏军六万,大败魏国,引得周天子都来致贺。
虽然秦献公的变法不够完善,但给日后的商鞅变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商鞅实施的迁都咸阳、推行连坐法治、实行县制、奖励耕织、移风易俗等等措施都可以从秦献公的变法中找到影子。因此可以说,商鞅变法是建立在秦献公的变法之上的更进一步的变法。
…………………………………………………
微信公众号 | 淘历史(taohistory)
作者 | 杨志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作者:淘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