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不堪回首的超级乱世野史趣闻

2018-11-27 12:00:59

五代十国,指的是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唐昭宣帝天祐四年、西元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宋太祖建隆元年,西元960年)之间的这段历史时期,共计53年。其间有四个政权建都开封,一个建都洛阳,可以勉强视为正统中央政权,依次为:梁、唐、晋、汉、周。当然,这五个国号都是以前用过的,所以他们的史称都需要加一个“后”字。这五代所实际控制的国土并不大,在他们称帝的同时,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也称荆南)和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所以史称“五代”或“五代十国”。

我们简单的回顾一下这五代依次建立的历程:唐朝的梁王、宣武节度使朱温篡唐,建立后梁,其子朱友硅弑朱温称帝,朱友硅的弟弟朱友贞又弑朱友硅称帝(可能是《夜宴》里面郭优的原型)。后梁享国仅17年,就被世仇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所灭,宣布光复唐朝,建都洛阳,史称后唐。但是英雄一世的唐庄宗(李存勖)却被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兵变所弑,李嗣源篡位称帝,即为唐明宗(好像也是郭优的原型)。其子李从荣欲效法朱友硅等人弑父篡位却事败身死(可能是《满城尽带黄金甲》里面周杰伦及其三弟的原型)。唐明宗驾崩后其侄李从厚继位,仅一年就被唐明宗养子李从珂所夺(好像又是郭优的原型,我也搞不清楚了,看来冯导说的话真的很有道理呀!)。但是李从珂与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一直相互猜忌,不安全的石敬瑭向契丹帝国称臣,借兵灭后唐,条件是向比自己年龄小的辽太宗(耶律德光)称臣、称子,并且割让传统汉区幽云十六州。此举给汉民族带来了无尽的麻烦甚至灾难,所以孙中山先生在解释“汉奸”词条的时候就举了他为典型例子。后唐政权只持续了14年就宣告结束,比前者后梁还要短3年。但是续者后晋的寿命成等差数列递减,只有11年。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贵继位后和契丹翻脸,被契丹攻入中原,辽太宗改国号为大辽,在开封即中国皇帝位,但是不久被驱逐出了中原。辽帝国欲重立后唐宗室李从益为帝,却被后晋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所杀,宣布光复汉朝,史称后汉,刘知远即为后汉高祖。但是其子后汉隐帝(刘承祐)因猜忌天雄节度使郭威,想除掉郭威时却反被郭威所弑,后汉只存在了四年就被后周所取代,郭威即为后周太祖。太祖驾崩后其养子郭荣(外侄柴荣)继位,即为周世宗。周世宗是非常优秀的君主,翦灭了不少割据政权,也将后周锻造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但他却英年早逝,留下七岁的幼子郭宗训(柴宗训)继位,无力在乱世中看守基业,被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篡位,后周也仅存9年。

至此,五代结束,共计53年,平均每代持续10.6年,仅中央政权就有15人过了一把皇帝瘾,平均每人享国3.55年。这其中有7人是通过篡位的方式登上帝位,占即皇帝位者的46.77%,篡位者中又有5位是杀掉自己的父兄篡位,占篡位者人数的71.43%,另有一些欲行篡位却又失败的尚未纳入统计,因战乱而死的人数更无法统计。

可以说,在这个时代,儒家的一切伦理道德,甚至人类所应该拥有的起码道德观念都已经被军阀们践踏到了脚下,人的生命更是如蝼蚁般轻贱,权贵们相互杀戮,血流成河,而频繁的战争也把百姓拖入了痛苦的深渊。最可怕的是,至中唐以来,神州大地就一直处于军阀混战之中,所谓的五代十国没有一个是能够自立的东西。建国——篡位——重新建国——继续篡位,没有人能够重建一个汉唐式的大一统帝国,中国始终就处于这样的军阀割据状态,并且看不到尽头,似乎中华民族就要在这样无休止的征战中走向灭亡了。

当然,古人也不是傻子,他们也想终结这样的乱世,他们也看出来造成这样连续篡位惨景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势力的独立,藩镇节度使们拥有自己的私人军队甚至国土,他们可以不服从中央政府的调遣,自立于某地,还可以传位给自己的子孙,形成事实上的独立王国。这并不是简单的中央对地方失控,也不仅仅是唐王朝政治体系设置的缺陷,而是有着深刻的文明形态内在因素在起作用。

本文作者:人民创造的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