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里为夫殉情的是哪个皇帝的妃子?野史趣闻
2018-11-26 13:01:29
“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这可能是爱的真正誓言,像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样双双化蝶,也可能是隔离寂寞的陪衬。殉情需要爱,生死相依的感情,殉葬需要死心,乐天知命的平静,无论是哪一种,都已成为过去,对现今的人来说都是一种不可能。没那么坚贞的爱情,也没有不为自己争取生机的道理。
在明朝初期,又都再次出现了嫔妃殉葬的制度。明英宗以前的太祖、成祖、仁宗、宣宗和景帝时期,人殉是皇室公开的惯例,死于殉葬的嫔妃,总数达几百人之多。
这些殉葬的嫔妃,多数没有子女或者地位较低。比如宣宗殉葬十人说中,只有一人生前为妃,其余的生前不过是宫女罢了。
给仁宗殉葬的郭氏生前已经是贵妃,并且育有三子,似乎不合殉葬者的“标准”。所以《野获编补遗》中感叹说:“贵妃……例不当殉,岂衔上恩自裁以从天上耶!”这种“自愿”的现象还真是绝无仅有。
顾彼得在《 被遗忘的王国 》里写道:“打算殉情就必须身穿盛装,犹如应邀赴宴一般 …… 或许为了永生,穿着不整洁不适当,那将是愚蠢的。此外,迟早会有一个后代,衣衫褴褛地进入天宫,祖先会怎么说呢?”从容而庄重的赴死这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究竟是为了爱还是其他原因现在都无法考究了。
本文作者:笑谈古今事(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