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是被活活气死的吗?他究竟是怎么死的?为什么作者要贬低周瑜野史趣闻
真假三国纵横谈12:无中生有的三气周瑜
(《三国演义》中处处贬低周瑜。)
《三国演义》既然要神话诸葛亮,必然要在各个故事中贬低某些人来达到这个目的。在前面的文章中,笔者提到了《三国演义》的作者将魏延写成了反贼胚子,对赤胆忠心的魏延很是不公。而今天笔者要说的这个人物,比魏延名气更大,但他也成了衬托诸葛亮智慧的牺牲品,他就是周瑜。
在《三国演义》中,赤壁大战结束后,孙、刘双方为争夺荆州而爆发了矛盾。诸葛亮再次运用自己超凡脱俗的智慧,数次挫败了周瑜的阴谋,最后竟将这位江东统帅活活地给气死了,这便是“三气周瑜”的故事。
先说“一气周瑜”。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乘胜进攻荆州南郡,在一次战争中不幸左肋中箭。周瑜带伤指挥作战,费尽千辛万苦,在南郡附近大败曹仁。正在他准备乘胜夺取南郡、荆州和襄阳的时候,诸葛亮却派出赵云、张飞和关羽占领了这三个地方,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抢走了胜利果实。周瑜闻后,不由得怒气填胸,大叫一声,箭疮迸裂,一番心血付之东流。
再说“二气周瑜”。周瑜说服孙权使出美人计,骗刘备到东吴迎娶孙权的妹妹,企图将刘备扣下来做人质,逼诸葛亮交出荆州。诸葛亮一眼就看出周瑜的诡计,但他却毫无畏惧,劝刘备大胆前往,并交给赵云三个锦囊妙计。刘备到东吴后,事态的进展果然不出诸葛亮的预料,刘备和赵云靠着诸葛亮给出的锦囊妙计屡屡逢凶化吉,最后刘备携孙夫人安然返程。周瑜引兵来追,却被诸葛亮设下的伏兵大败,如意算盘化为泡影。诸葛亮还不忘嘲讽他一番,令士兵高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又一次气得不省人事,箭疮再次迸裂。
(孙夫人像。)
最后说“三气周瑜”。不甘失败的周瑜又使出了“假道灭虢”的诡计,声称要发兵取西川,要从荆州经过,要请刘备出城劳军,企图乘此机会突然袭击夺下荆州。当然这种拙劣的计谋一下就被诸葛亮识破,荆州城上赵云严阵以待,关羽、张飞、黄忠和魏延几路人马四面杀来,周瑜怒发冲冠,箭疮又裂。他仰天长叹道:“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在这三段故事中,诸葛亮处处压周瑜一头,不管周瑜如何努力,始终跟不上诸葛亮的步伐。这里的诸葛亮对智谋的运用臻于化境,不愧为鬼神莫测的一代卧龙。
但是这些都不是历史事实。
首先,“一气周瑜”的情节违背了基本的历史常识。《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派出赵云、张飞和关羽分别占领了南郡、荆州和襄阳。但实际上,荆州并不是一座城池,而是一个一级行政区域,幅员相当辽阔,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湖北、湖南两省以及河南、贵州、广东和广西的部分地区,也从来没被张飞占领过。同样,南郡作为荆州的七郡之一,辖有十几座城池,是一个相当大的二级行政区域,其治所在江陵,曹仁从江陵撤走后,周瑜占领江陵,被孙权任命为南郡太守,而赵云也从来没占领过南郡。而襄阳从建安十三年即赤壁之战的那一年起,就一直在曹操的管辖之下,也从来没被关羽占领。更为有趣的是,《三国演义》在这里写了关羽占据了襄阳,在后面的第七十三回又写“关云长攻拔襄阳郡”,真是自相矛盾。
而在历史上,赤壁之战过后,周瑜和曹仁大战,刘备正南征四郡,占领了武陵、长沙、桂阳和零陵,正热衷于向南发展势力。实力还很弱的刘备也不可能在此时和东吴翻脸,去抢夺南郡。总之,赤壁之战后,孙权和刘备瓜分了荆州,周瑜并未吃亏,也谈不上受气了。
再来看“二气周瑜”,小说中说是孙权请刘备到东吴成亲,诸葛亮鼓励其前往,最后刘备靠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安然返回。而史实却是,孙权派人把妹妹送到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和刘备成亲。刘备成亲后,才到东吴去借荆州。对于此事,诸葛亮是坚决反对的。果不其然,刘备到了东吴差点就被扣下了,多亏有鲁肃这位坚定的主盟派劝说孙权,刘备这才能安然返回。事后刘备很是后怕,说道:“孔明劝我不要去,也是害怕这样的事情。但我方形势危急,不得不去。这可真是太危险了,差点被周瑜给算计了!”(“时孔明谏孤莫行,其意亦虑此也。孤方危急,不得不往,此诚险途,殆不免周瑜之手!”见《资治通鉴》)这里并没有周瑜弄巧成拙,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
周瑜最终也不是被气死。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周瑜建议伐蜀:“乞与奋威(孙权的弟弟奋威将军孙瑜)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周瑜的这个长远之计也得到了孙权的肯定。但是“瑜从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三国志·周瑜传》)周瑜之死和诸葛亮没半点关系。
(风流儒雅的周瑜。)
实际上,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建安十五年周瑜病死也就两年时间。在此期间,诸葛亮正负责督察零陵、桂阳和长沙三郡,征收税收、供应军队,此时的周瑜在南郡,两人相去甚远,根本没什么接触,自然更谈不上什么冲突了,“三气周瑜”的故事又从何说起呢?
后来,到了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权终于下定决定和刘备争夺荆州的长沙、零陵和桂阳三郡。此时的周瑜已经死了整整五年。
从这些历史史实可以看出,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什么“三气周瑜”的故事,周瑜之死也和诸葛亮毫无关系。可为什么《三国演义》的作者还要这样写呢?这其中的主要目的自然是为了神话诸葛亮,在将周瑜恶心得够呛的时候,诸葛亮也一步步地走上了神坛,成为读者心目的那个智慧之神!
(贬低周瑜是为了神话诸葛亮。)
本文作者:慧读古典(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