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南朝谁是最仁慈宽厚的皇帝?野史趣闻

2018-11-20 06:30:38

皇帝为九五之尊,统摄天下,其行为举止只凭自己的意愿和兴趣,从不受任何外力约束。一般而言,大权在握的帝王们都是作风果敢、刚愎暴虐的,即使成就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这样的英明圣君,都难逃残忍不仁之嫌,其余之人更不用说。

中国历史上有以宽厚仁慈著称的帝王吗?这样的帝王实属罕见,但并非没有。

北魏孝文帝元宏是南北朝时期成就卓越、广受赞誉的一位帝王,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对促进分裂之中的中国南北的交流融合,对后来的统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他还是一位软心肠的仁慈皇帝。

北魏在开国之初,便立有册立太子必诛其母的陈规,以致皇室内部的关系错综复杂,矛盾犬牙交错。

元宏四岁被立为太子时,母亲即被赐死,他由皇太后冯氏抚养教育。当时在位的元宏之父献文帝拓跋弘年轻有为,冯太后也是少有的女政治家,但由于两人政见不同,兼之不是亲生母子关系,嫌隙由小到大,直至无法调和。最终,在元宏年方五岁时,冯太后毒死了拓跋弘,扶元宏为帝,实际大权却由冯太后掌控。

冯太后的才能,在元宏无力亲政之前,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和发挥,北魏政局稳定,社会呈蓬勃发展之势。元宏由她一手调教长大,因此对这位和自己无任何血缘关系的祖母一直都礼敬有加。元宏亲政后,两人相处和睦,即便冯太后随着年岁增长,性格难免怪癖,元宏也是宽宏大量,对其一味地迁就忍让。这种状况一直维系至冯太后寿终正寝。

元宏善待冯太后,还先后纳冯太后的三位侄女为妃。其中一女早逝,元宏最宠剩余两人中的姐姐。不料此女突然染病,依例被迁出宫。剩下的冯氏女年岁最小,也最是温顺端庄,虽然少了姐姐身上那份妖艳迷人,但也颇受元宏宠爱。冯太后逝后,元宏守丧服满,册立冯氏为皇后,两人相处甚洽。

后来,原被迁出宫的冯氏女病体康复,元宏追忆往昔情分,将其重新迎接入宫,封为左昭仪。

岁月留痕,元宏的宽厚仁慈不变,冯昭仪却不再是自己昔日宠幸的美人了。宫外幽居的她耐不住寂寞与他人有染。入宫之后又野心膨胀,设计陷害冯皇后。可怜元宏被蒙在鼓里,轻信了冯昭仪的花言巧语,废了端庄严谨的冯皇后,让卑鄙无耻的冯昭仪如愿以偿地坐上了皇后之位。

元宏当政后期倾力于国事,冯皇后故态复萌,淫乱宫廷,其他逾越传统礼法之事也有很多。元宏虽偶有听闻,但却宅心仁厚,宁信其无,不信其有,又或者是希望冯皇后能迷途知返,重回正途。

陷入罪孽深渊的冯皇后不能体察圣意,直至所有的罪行都暴露无遗。在充分的事实证据面前,冯皇后无话可说,依照礼法,百死莫辩,但元宏竟然冷静异常,对一切密而不宣,仍保留了冯皇后的名号,只是让她再无力为恶而已。

元宏的宽厚仁慈和他在政治上的功绩相映生辉,而稍后的南朝梁武帝萧衍的仁厚更甚元宏,其结果却差强人意。

梁武帝萧衍作为开国君王,勤于政事,厉行节俭,在位时颇有政绩,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他笃信佛教,痴迷到几度舍身事佛的地步,因此一直备受争议。

佛教教义主张因果轮回报应,要求信徒慈悲为怀,虔诚的萧衍对此始终恪守,即便做了权力无边的一国之君,对身边的人也很少采取强权政策。即使有人犯有天大的罪行,他也是一副菩萨心肠,不依法惩处,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宽厚仁慈去感化他们,让他们回头是岸。

萧衍有一个叫萧宏的弟弟,才能平庸,却颇为自负。与北魏交战,身为都督的萧宏调度不力、指挥失误,导致梁军大败,依法定可治罪。兵败之后,萧宏又临阵脱逃,更是罪无可赦。但萧衍竟然原谅了萧宏,希望他自省觉悟,为国建功。

萧衍的宽厚仁慈没有换得萧宏的良心发现,反而助长了他的嚣张之气。萧宏伸手向萧衍索要权力地位,萧衍答应了他。随着地位越来越高,权势越来越大,平庸至极的萧宏居然萌发野心,想谋杀箫衍,自己过一把帝王瘾。

萧宏谋叛不成,罪证确凿,萧衍非但没有治罪于他,还把他叫到身边,温和地向他讲道理,然后又继续留用。

萧宏大难未死,却不知悔改为何物,不久,再度和永兴公主勾结谋反。阴谋再次败露,萧衍仍是一味宽恕,让人匪夷所思。

萧宏的第三个儿子潇正德是个浪荡无赖之徒。因多年无子,萧衍曾将其过继到自己名下。后来,萧衍得子萧统,立为太子,重将萧正德归还萧宏。萧正德不甘心,叛投北魏,被弃归国。萧衍居然不予追究,好言宽抚一番又予以重用。萧正德不思悔改,居然私养死士伺机谋叛。

萧衍次子萧综,其母吴氏原为齐东昏侯之妃,潇衍征服东昏侯,得吴氏,七个月之后生萧综,外面都传言萧综非萧衍之子,但萧衍一直都把他视如己出,宠爱非常。有人劝萧衍小心提防此子,萧衍充耳不闻,待其长成,又命他领兵驻守西州重镇。

侯景原是东魏武将,为人最是反复无常,先是背叛东魏投归西魏,后又背叛西魏降了梁。有人劝萧衍对此反复无常的卑鄙之徒不可轻信,但萧衍宅心仁厚,不舍侯景。

萧衍的宅心仁厚并没有修炼出自己期望的安泰祥和的局面,因为自古以来,政治权力之争都是残酷而血腥的。他的宽厚仁慈,在某方面而言是助长了奸邪小人的嚣张气焰。公元549年,侯景联合了萧正德等人发动大规模反叛。

已是风烛残年的萧衍死于“侯景之乱”中。只是没有人知道,他在临死之前,是否会对自己的过于仁慈宽厚而后悔呢?

本文作者:古今奇闻趣事谈(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