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你知道古代人是怎么放假的?野史趣闻


昨天在路上被堵了一天的小伙伴们,
是不是感觉国庆假期才刚开始?
于是,瞬间有了
再多的假期也不够过的感觉?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古代,
看看古人是怎么放假的吧!
西汉:上5天班休息1天
古代假期最早叫“休沐”,
出现在西汉时期。
《汉律》规定吏员五日一休沐,
就是工作5天休1天,
让官员回家休息沐浴、和家人团聚。

春节、冬至也会放放假,
其他就很少假期了…
感觉也是蛮苦逼的。
唐代:春节单双号上朝、休假
唐代很多官员都和家人住在一起,
皇帝认为5天一休太奢侈了,
于是搞了个“旬假”,
也就是上10天休息1天。
国庆后连续上7天班,
都感觉世界崩塌了好吗?

还连上10天,简直不能忍!

先别着急替唐代人哭泣!
唐代还有53个各类节庆假日,
数量也是非常可观。
皇帝颁布专门的红头文件,
春节放假7天,
冬至放假7天,
寒食节放假7天,
3个七天黄金周啊!
中秋、夏至、重阳节、三伏天、秋分…
也是几乎每逢节气都要休假,
甚至连老子诞辰、佛诞、皇帝诞辰都要放假~
外出会友、在家画画,多写意的生活。

这还没完,
学生还有专门的田假和授衣假!
5月份有15天的田假,
农忙时,学生放假回家帮忙,
这不就是放暑假吗?

9月份有15天的授衣假。
因为这时候临近秋天,天气渐凉,
让学生回家取过冬的衣服
毕竟以前快递业务还没发展起来…
唐朝最有意思的一点是,
春节期间按单双号上朝、休假。
于是春节期间就会出现这样奇特的现象:
官员们大年三十放假,大年初一上班,
初二又放假,初三上班…

总的来说,唐代的幸福感仅次于宋代。
宋代:一言不合就放假
宋代《文昌杂录》记载假期如下:
三个“7天黄金周”:元旦(指春节)、寒食、冬至各放假7日。
三个“小黄金周”:上元、夏至、中元各放3天。
每月例行假期3天。

还有各种假期:
节气如立春、清明、立夏、端午、立秋、秋分;节日如天庆节、天圣节、先天节、下元节、人日、中和节、上巳、天祺节、天贶节等也都各放假一天。
简而言之,就是:
逢节日必休,逢节气必休!
更任性的是,
儿子要行冠礼(成年礼)
放假!三天!
儿女办喜事啦,
放假!九天!
另外每隔三五年,
就有十五到一个月的省亲假!

宋朝还把休假上升到礼制的高度,
官员们不休假会被训斥,
因为不休假的员工不是好员工,
要休假回家多陪陪家人。

元代:我爱上班,放什么假
元朝统治者认为生命在于工作!
懒癌是病,得治啊。
于是乎,假日大幅减少,
官吏们全年节假日仅16天。

明代:先苦后甜
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估计是个摩羯座工作狂,
每年只给放18天假期。

朱元璋过世后,增加了每月放假3天,
加上原来的18天,
每年休假的时间才稍微多了起来。
清代:“星期制”普及
清朝前期的休假制度,
基本上沿袭了明代,
但春节只放5天。

后期受到西方思想,
每星期休假一天,
清朝政府的员工基本上实现了星期天公休的制度。
看完古代的休假制度,
手机前的你,
是默默吃了口蛋糕压压惊
还是开心的给我们点了个赞呢?
内容转载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声
明
《华豫之门》所发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处理;传播传统文化,分享鉴藏知识,弘扬正能量,是我们的宗旨,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华豫之门官方 公众号ID:HNTVhuayuzhimen)。
觉得不错,请点赞↓↓↓
本文作者:华豫之门(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