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宣言:崇信“做自己”,“要自由”人生,是自己的!野史趣闻
好朋友总说我太文静显得有点闷有点孤僻,他替我想来,好像我并没有多少朋友,受了委屈或者值得高兴,我都没有几个可以倾诉或者分享的对象。
想想也是,虽然生活中,我自认为和很多人都相处得蛮好,比起青春期的好胜和叛逆,现在的我好像与世无争,待人客气,生怕惹人不满,招人讨厌,也不想处处争风头、表异议,可是好像真的没有几个可以坐在一起喝酒谈心,一起旅游,一起看电影、吃最爱的串串抑或逛街的朋友...
或许正是这样不够突出不够鲜明以及不够主动,“陌生人”面前过于文静,放不开也不打算放开,一直抱着可能已经被我曲解的“君子之交谈如水”的信条与人相处,才一直处于“不陌生,蛮好的,但友人未满”的尴尬状态,其实也没有什么啦,并不想用一副世故的嘴脸说是现实磨去了我尖锐的棱角,爱与恨还是分明的,二十多岁依旧保持着幼稚的不满意就翻白眼、秒黑脸的行为,依旧讨厌你就尽量沉默,保持距离。不敢自言佛系,但是确实不太喜欢强求,尤其感情的事儿,正如村上春树所写“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宣言、崇信“做自己”、“要自由”,想法很好,但是首先得认识自己呀,所谓的“自己”不说伟大高尚至少得阳光向上吧,总不能通宵坐在网吧里沉迷游戏中,依旧理直气壮说那是“做自己”。也不能整天在外边游手好闲,瞎混,对家庭对未来缺失了该有的付出和责任感。我有几个朋友,前几年过得很滋润,四处旅游、度假,好是羡慕,可是啊,最近过得可就不咋地啦,出来混呐,迟早要还的,该流的汗还是得流,该立的目标还是得有,接受宿醉也要接受工作到深夜。
当然,“做自己”对我而言,或许只是一个让我任性一把亦是就那样一直“有点闷有点孤僻”的借口,可是,生活还是蛮好的,这样就好了。不是每个人都要具备随时随地侃侃而谈,自来熟的能力,不是每个人都要靠很多很多人的关注与认可才感到幸福。如果你本来就是林黛玉,咱写好诗,养好花,照顾好身体就可以了。矫情点儿说,接受改变,不忘初心,认清自己,做好本分,人生是自己的。
本文作者:蹬着三轮找义哥(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