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美丽传统侗族村寨迫在眉睫野史趣闻
侗族人世世代代都住在木楼内,侗家木楼依据地形修建都会形状各异,一栋栋木楼,有的整齐排着,有的错落有致,勾勒出美丽侗乡村寨。

侗族继承着古老中华民族建筑,并将之升华,侗乡之外地方,尤其北方与侗乡木楼建筑结构特点大体相似,但大多是平房,房屋结构是用木头来搭建,再用砖块围起来,修建一个四合院平方为主。

而侗族地区木楼构造是三层楼房,一般第一层养放牲畜有猪圈、牛圈、放柴火等等,第二层一般分前后两半,前半部分做客厅堂,后半部分做厨房,第三层就是房间休息睡觉,以前曾有个侗人出去打工,找一位汉族姑娘做女朋友,那女孩子就问:你们家条件怎么样?那个侗人回道:我们家房子一共三层,第一层是动物园、第二层是饭店、第三层是宾馆;这位侗人后生形象的把侗族木楼比喻多好。另外,如果房子修建在峭壁上,会用几根杉木从峭壁底下撑起来,就是常说的吊脚楼。

木楼有弊病——怕火,侗族人是聚居,家家户户楼房紧挨,一旦发生火灾会很危险,所以侗乡村寨发生火灾几率是非常高,防火是侗家人谨慎再谨慎。在侗族地区房子,上三百年很少,因为火灾而造成经济财产损失。侗族遗存的各种古老侗族文物也很少。

国家经济发展,外出打工,做生意,侗乡茶业产业,侗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条件也好,外来文化影响,看到外面世界都修建砖楼,侗族地区人民纷纷拆掉木楼,建起四五层砖楼。随之而来,洁白的砖楼慢慢“侵占”侗乡,广西三江县尤为突出。三江县侗族地区苗江流域风雨桥最多,整条苗江20来座风雨桥。苗江流经三江独峒镇、同乐乡,苗江河两旁大部分人家建起砖楼。砖楼配上风雨桥,一个古老与与现代,很不着调。

并非要阻止、不允许修建砖楼,考虑到侗族村寨的特色特点,更应该保留原有的传统。政府统一规划,允许建几层,建起的砖楼外形要能够做成侗族风格,有瓦檐,有柱子,可以依据各自经济条件来修饰,这样构建侗族村寨,不失掉传统,又能让侗族人民居住更加安全的房子。

侗乡山清水秀,美丽侗族村寨,巍峨侗族鼓楼,别具一格风雨桥,是多好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环境优势去开发旅游。这需要当地政府做引导、大力支持协助。

相比于广西三江县,贵州保护侗族村落做得好,比如小黄侗寨,肇兴侗寨是侗族旅游胜地。贵州十多年前着重开发原生态文化旅游,广西现如今刚发力,工作艰巨,可想而知。重视文化旅游,这是给当地山区侗族百姓创收,又可侗族文化传承,并得到推广,一箭双收。

政府下狠功夫,要统一规划,最淳朴,最太生态还是在当地人的生活环境里。不是再建一个侗族村落。为侗族发展,唯独只有政府牵头去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开发旅游,广西三江旅游才会硕果累累。
本文作者:华侗网(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