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的外交政策理念野史趣闻

2018-11-15 08:32:49

近日,美国媒体刊登奥巴马政府高级官员、(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顾问德雷克·肖莱(Derek Chollet)的文章,在奥巴马即将卸任之际对其外交政策理念进行点评。

肖莱认为,尽管不存在所谓的奥巴马主义,但对于美国在世界上应当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以及该如何做,奥巴马的确拥有一套连贯的理念。这可以被称作奥巴马政府的“大战略”或是“长线”外交政策。该政策包括一些关键要素:

平衡性

一是平衡。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在多个方面都体现出平衡特点,如美国利益和价值观之间的平衡、国内重点和国外重点之间的平衡、不同地区政策目标之间的平衡、美国所承担责任以及其他国家应当承担的责任之间的平衡以及国防、外交、发展等手段之间的平衡。

奥巴马刚上任时,其面临的情况是美国外交政策严重失衡。就地区挑战而言,美国重中东而轻亚太;就政策手段而言,美国重军事而轻视外交和发展。可以说,当时的美国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处于衰落之中。

平衡理念的一个固有特点是承认美国虽然强大,但其资源也是有限的。一个成功大战略的实质,是对目标进行优先排序,做出选择,分配资源和进行取舍。根据定义,战略平衡就是重新分配。然而,很多奥巴马的批评人士却不切实际地认为,美国能够“在同一张盘子上堆更多的东西”,每当新的危机出现时就花费更多的时间、资源和注意力。

肖莱认为,平衡也显示出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特殊作用。美国必须比其他全球大国处理更多的需求、不同目标和利益。尽管存在各种有关美国衰落的论调,但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像美国那样受到如此高的期待。

可持续性

二是可持续性。肖莱称,奥巴马希望政策将能够持续到其卸任之后。他将自己视为一个接力者。奥巴马之所以强调政策的可持续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当时从小布什手中接过了一个烂摊子,苦不堪言。如果不对国家发展的走向进行大幅调整,美国将会进一步走向衰落。

事实上,大多数外交成就都是通过在长时间内保持政策的一贯而取得的。例如,美国通过多年的遏制政策击败了苏联,通过对亚洲和欧洲盟友长达几十年的支持使这些国家繁荣发展。肖莱认为,奥巴马几乎在每个问题上都制定了更具可持续性的政策。如今,美国的军队不再背负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负担,经济也已经被从悬崖边上拉回,失业率为近二十年最低。相比2008年,美国的石油进口下降了60个百分点。

美国仍是世界秩序的担保人,并在海外建立起更加有力的伙伴关系和同盟关系,其在亚洲、拉丁美洲和欧洲与地区国家之间的关系均得到改善。伊朗的核武野心得到遏制。从监听到无人机,美国在使用这些具有争议性的国家安全手段时,方式变得更加透明。

克制性

三是克制。战略既是关于决定做什么,也是关于决定不做什么。这体现在很多问题上,尤其是在涉及武力的问题上。肖莱认为,由于能力非常强大,美国往往会倾向于忽视权衡取舍。当单独看待俄罗斯、叙利亚、乌克兰、中国等问题时,美国该如何做往往较为明确。但决策者面临的挑战是同时实现多个且经常相互冲突的目标。在实际操作中,保持克制往往不受欢迎。强调不能做什么或许是一种负责的做法,但很难鼓舞人心。因为将自己的外交政策解释为“不要做蠢事”,奥巴马遭到了不少批评。但外交事务正如医学,在其中避免错误至关重要。

当然,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克制都是正确的。对领导能力的考验在于选择正确的时机将更多的筹码放到桌面上。肖莱认为,奥巴马其实是一个精于算计、愿意投下大赌注的赌徒,伊朗核协议、利比亚战争、猎杀本·拉登以及无数特种部队突袭行动都证明了这一点。

肖莱称,对于那些声称奥巴马的克制只是“退缩”的批评人士,应当问问他们什么才算是不那么克制的政策,以及这种政策该如何保持长期的可持续性并处理好与其他利益的平衡关系。大多数批评人士对于此类问题都避而不谈。

精确性

四是精确。奥巴马要求对具体问题采取具体方法。在其看来,手握解剖刀几乎在任何时候都要强过挥舞大锤。其外交政策采用的是一种临床医学式的方法,关注的是行为和预期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对精确的强调也正是奥巴马青睐特种部队突袭、无人机袭击、定点清除恐怖分子、针对性经济制裁等权力手段的原因。这些手段都能够用于对付具体个人的非常精确的工具。在如何定义美国的敌人这一问题上,奥巴马也寻求更高的精确度,例如,用击败“基地”组织及其追随者这一更为具体的目标来取代含糊不清的“反恐战争”。

耐心

五是耐心。战略的实施需要时间。在一个一切发生在瞬息之间、提倡速度的时代,保持战略耐心尤其困难。文章认为,奥巴马政府最为重要的成就——如伊朗协议——都需要长达数年的耐心。在重返亚太、击败“伊斯兰国”、应对气候变化等其他问题上,甚至还需要更多的耐心。

勇于承认错误

六是承认错误。肖莱认为,奥巴马愿意承认美国的不完美,是其领导能力最具争议性的一方面。美国的伟大不是来自于宣称完美,而是来自承认错误、从中吸取教训并拨正航向。肖莱称,奥巴马愿意公开讨论美国在海外的不光彩过去,并因此被批评为不爱国的道歉者。但其本人认为,自我批评是美国成熟和自信的表现。通过对自身的错误保持清醒并加以改正,美国的外交政策可以变得更加有效。

怀疑主义

七是怀疑主义。奥巴马怀疑迅速给出的答案和简单的理由,认为应当对问题进行彻底全面的调查,并严谨地进行各种假设。奥巴马的怀疑主义影响到了其对于华盛顿外交政策专家们的看法。他认为,在冷战结束后对美国影响最大的问题上——是否应该于2003年入侵伊拉克——大多数专家都做出了错误的评估。肖莱认为,在私人层面,奥巴马及其核心团队经常不受华盛顿那些所谓专家们的“待见”,后者经常会在媒体面前抱怨自己“没有受到充分的咨询”。

美国例外论

文章认为,推动奥巴马战略的引擎是美国例外论。奥巴马坚信美国例外论,曾宣称这是一个“根本事实”。奥巴马心中的美国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美国。在其最后一次国情咨文中,他曾三次强调这一点。在奥巴马看来,美国的特殊性给其带来了巨大的责任。作为一个独特的大国,美国的领导地位不可或缺。

本报专稿 余淮安

欢迎点击您喜欢的内容【朋友圈】, 法制文萃报微信平台可以使您了解更多更专业的新闻热点资讯、文化艺术信息、历史档案钩沉、健康保健指南,并提供重要的法律服务意见。还能够与本报进行互动、分享、交流!欢迎你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关注我们:

1、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查看官方账号】可以关注我们;

2、在【添加好友】→【搜索公众账号】中查找:fzwcb19920101;

3、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

本文作者:法制文萃报(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