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宦官为什么牛?野史趣闻
今天要讨论的
是个很多人熟悉的话题:
宦官
说到宦官
你可能会想到:
苏培盛
李玉
进忠
李德全......
错了
他们都是清朝的,而我要讲明朝

为了理清明代宦官发展德脉络
不妨采取倒叙方式:
那是公元1510年的晚上
春寒料峭
大太监刘瑾漫步在无月的夜色中
他的心情却是和煦的
一直以来
刘瑾无恶不作
残害忠良,搜刮民脂民膏
他深知得罪了不少人
四年前那次针对自己的大型弹劾
内阁大学士,尚书张升,各级官员齐齐出动
可结果呢?
刘瑾不降反升,成了司礼监掌事!
“这回,也该有惊无险吧?”
然而,并不是
抄家的时候
他们发现了刘瑾的巨额财产
24万锭金子
57800两碎金
银元宝500万锭
碎银1583600两宝石2斗
玉带4160条
要问这些怎么来的?
以权谋私
若问权力从何而来?
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公元1477年
成化帝朱见深抬头仰望着那轮100年前朱元璋也望过的月亮
思绪却无比凌乱
老祖宗朱元璋豪气万丈
连分封诸王都是大刀阔斧
原因是皇权稳固
可现在呢?
爸爸朱祁镇当年尚需要复辟
自己被朱祁玉软禁的日子仿佛就在昨日!
“我得做点什么
哪怕是昏招”
不几日,朝廷又成立了一个组织
他凌驾于行政系统之外
专门为皇帝进行私人侦察
老大名叫汪直
那就是西厂
《明史》称西厂陷害忠良、辄置重法
更称自京师及提天下,虽王府不免
朱见深只想说:
呵呵
“为什么我爸爸能做得
我做不得?”
朱祁镇:“我做什么了我?”

事实证明
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期间
脑子抽了不是一次而已:
公元1449年
他突然摆坛论法
让三方一同审理罪犯
刑部、督察员、太监金英
宦官插手司法自此始
公元1457年
将军石亨发动政变,迎朱祁镇复辟
期间太监曹吉祥出力甚多,渐成心腹
英宗掌权以后任命曹吉祥为司礼监掌事总督三大军营
宦官渗透京军自此始
上面频繁出现一个职位:司礼监
明朝的宦官分成二十四衙门
也即十二监、四局、八司
其中的司礼监掌握着皇帝奏折
随着皇权不断下(变)放(懒)
掌事代替皇帝批阅奏折
俗称“批红”
宦官干预行政自此始
史称“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
皇帝:“我只是想要个代言人”

追本朔源
英明神武伟大的明成祖朱棣要第背一口锅
靖难之役
叔叔揍侄子
不!
古人称“逆天而行”
朱棣:我要动用一切力量,才对得起天呀
于是,南京城内有一批人苏醒了
太监们纷纷举起倒戈的大旗
为燕军窃、取、情、报
燕府邸的宦官王彦
甚至履历战功,被写进历史
朱棣继位后
依旧信任太监
一方面让他们监督分镇
另一方面建立东厂,肃清建文帝势力
当然,同时,严防死守
事事亲自过目
不给他们擅权的机会
至于所谓的历史教训?
所谓的汉唐宦官之祸?
朱棣:“该杜绝的我都杜绝了,如果后世子孙做不好,那就是猪”
只是,他并没有想到: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猪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猪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哦对了
故事的最后
公元1368年
明朝建立
朱元璋纵观历史、总结教训
为了避免宦官乱国
在宫内下令:禁止太监参与朝政
朱元璋:“如此,便再无担心,哈哈哈”

本文作者:爱新觉罗弘荔(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