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没能控制西藏,仅仅是名义的管辖?野史趣闻
有一个很有趣的历史现象,那就是能对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和管理的,往往都是少数民族政权。
元朝是这样,清朝也是这样。
西藏地区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元朝时期,西藏第一次被纳入到中央王朝的管辖之内,元朝设立宣政院,管辖全国的佛教事物及西藏的军政事物。除丞相担任的主管官员以外,副使一般由帝师推荐的僧人担任。

元朝政府在西藏清查民户、设置驿站、征收赋税、驻扎军队、任命官员,并将元朝刑法、历法在西藏颁行,实现了对西藏真正意义上的统治。
清朝时期,清政府制定了金瓶掣签制度,此后历世达赖、班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遂成定制。1727年,雍正皇帝正式设立驻藏大臣处理西藏事务,在元朝的基础上,清朝对西藏的统治更加彻底。
而明朝时期,虽然继承了元朝对西藏的国家主权,也规定了西藏官员受中央政府任命,但其各级军政机构的官员,均是封委当地的僧俗首领出任,中央政府并没有派驻官员到西藏地方。

相比元清,明朝对西藏的统治,其实就是后来说的羁糜统治,只要你承认我这个中央政府,那么我就封你做官,自行管理域内一切军政要务。
因此,明朝对西藏地区的统治力,其实更多的是存在于名义上的统治,并没有做到向西藏派遣官吏,并进行有效管理。
这就很像是东汉皇帝赐给日本的“汉倭奴国王印”是一样,难道日本就真的成为东汉的国土了吗?
严格来说,并不算。

那么明朝为何没能有效控制西藏呢?其实答案大家比谁都熟悉,那就是大家天天都在喊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不错,这就是明朝,大家仔细理解一下,是否可以这样解读:明朝的国力并不足以开疆拓土,因此只能被动地防守,守住国门就很不错了。
拿西北来说,新疆就不说了,原本吐鲁番等地都是明王朝的疆土,可是后来明朝也最终退回了嘉峪关,嘉峪关以外的领土都丢给了别人。

这就是明朝很尴尬的地方,国力并不是很强盛,唯一强盛的时候,却把国力用到下西洋去了,全世界炫耀了一番,貌似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好处。
因此,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国力的问题。
本文作者:话唠小毛炉(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