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婵的十年相伴野史趣闻
说起周月婵,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黄镇芙蓉村的村民们赞不绝口:“要不是她,这个家早就完喽。”
周月婵是该村11组村民谢宏彪的妻子。这名普通的妇女,在丈夫瘫痪10年的时间里,她用执着和坚持换来了老人的欣慰、丈夫生命的延续和孩子的幸福,展示着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的角色魅力和道德内涵,走出了一个家庭的重生之路。
22年前,20出头的周月婵到福建省厦门市打工。在亲戚的介绍下,认识了同在一个城市打工的谢宏彪,开始了一段朴实却充满幸福的婚姻生活。
2007年8月15日,谢宏彪在厦门一家国企里搭建钢架子时,突然,脚踩的钢管断裂,从高约5.5米处摔落地面,导致谢宏彪重型颅脑损伤、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医生告诉她,丈夫后半生都要瘫痪卧床。从那时起,护理丈夫和养家糊口的重担就落在周月婵柔弱的肩上。除了每天为丈夫端屎倒尿、擦身按摩、喂水喂饭,周月婵还要为全家的生计奔波。
在丈夫生病的前几年,一些关心她的人劝她另谋出路,但这个柔弱的女子还是选择了继续扛起家庭的重担。“只要他活着,我就要陪伴他到终老,绝不放弃。”周月婵坚定地说。在周月婵的悉心照料下,常年瘫痪在床的谢宏彪从没生过痱子、褥疮,屋里没有一丁点异味,墙上、桌椅收拾得干净整洁。“谢谢月婵照顾我……”谢宏彪虽然因气管动过手术谈吐不清,但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婆婆杨昌花眼中,有周月婵这个媳妇是她家的福气。她说:“家务事、医疗费、小孩学杂费,都靠她。我儿子瘫痪10多年,她抱上抱下的服侍他,什么都做,这样的媳妇百年也难找啊!”杨昌花回忆,儿子出事后,两年住院期间的护理和3年的官司,都是周月婵独自承担。
杨昌花今年76岁,患有风湿病。周月婵从不让她做洗洗刷刷、摸冷水的家务,尽量减轻婆婆的疼痛。儿子卧床近10年,婆媳俩没有因家庭琐事红过脸、拌过嘴。
周月婵的两个孩子勤奋好学、品学兼优。这一双懂事且学习成绩优异的儿女,成为了她的精神动力。“她面对如此沉重的家庭负担,没有退缩,也从不逃避,反而变得积极乐观。我觉得她是天底下最伟大的母亲。”谈及母亲,周月婵的儿子谢磊这样说。
为改善一家人的居住条件,她利用当地政府实施风貌民居改造的机会,在亲朋的支持下新修建一栋二层结构的木房子,于2016年6月住上了新房。如今,随着两个孩子的一天天长大,她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现在小孩已经大了,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面对未来,周月婵信心满满地说。(铜仁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红)
本文作者:铜仁新闻网(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