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悲催的皇帝,没有之一!野史趣闻
在中国的历史上,如果要说哪个皇帝最英明,恐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定论。但如果要说哪个皇帝最悲催,就非这位哥们儿莫属了——宋钦宗赵桓!

公元1125年,金兵南下,兵锋直指汴梁城,我们的大宋王朝最高统治者兼文艺青年赵佶童鞋,毫无意外的吓尿了裤子,躺在被窝里呜嗷乱叫,大声喊着:“快把我儿子叫过来,老子要提前退休!”
消息传到太子府,赵桓桓早已哭晕在厕所,传旨的太监找了半天才在厕所里把他揪出来。赵桓被拖到皇宫,他老爹一把把他按到龙椅上,连新龙袍都没来得及做,把自己大两号的龙袍给儿子披上去,文武百官送上三跪九叩慰问礼。就这样,木已成舟;就这样,有的人火急火燎地成了太上皇,有的人稀里糊涂地成了儿皇上……
这一晚,一首《凉凉》响彻汴梁城!
次年,大金国兵临城下,汴梁城岌岌可危。你没有看错,赵桓桓童鞋大义凛然地、临危不惧地、不知哪根筋搭错地前往金营议和,准备跟金军统帅聊聊人生、谈谈理想。谁知金兵全是文盲,根本不吃这套,还要把赵桓桓发配到北方草原去放羊,说着便要把他捆起来。赵桓桓一看这阵势,大手一挥,厉声喝道:“慢着,朕有话要说!”随后便仰天长啸:“他大爷的,这群文盲不讲诚信!”
这就叫: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大金国果然无耻,在绑了赵桓桓后,对汴梁城烧杀抢掠,临走之前,顺便把文艺青年也带走了,爷俩在北归的囚车上抱头痛哭、放声哀歌,悲催帝唱着“见过坑爹的,没见过坑儿子的”,文艺青年唱着“世间有因必有果,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被流放的日子是悲催的,赵桓桓先是被封了个昏德侯,其后皇后朱氏不堪受辱投水而死,没过几年自己的老爹也病死他乡。南宋绍兴十二年,趁着宋徽宗的灵柩南下,赵桓桓给自己的弟弟、如今的南宋第一任皇帝赵构,深情款款地写了一封信,托人带回去。信中写道:“我说老弟啊,你赶快派人来救你哥哥吧,金兵太他妈不是人了,把老哥我当牲口待啊。放心吧我不会抢你的皇位的,回去后让我当个道士就可以了……”
宋高宗赵构接到这封遥远的来信,在群臣面前泣不成声、哭成泪人。殊不知,几个月前,宋高宗便下令将主战派岳飞赐死,北伐之事,绝口不提。
南宋绍兴二十六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命六十一岁高龄的宋钦宗出赛马球,宋钦宗不慎从马上跌落,被乱马踩死。
千里之外的临安府,有个人总算松了口气,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
本文作者:不如谈天说地(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