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十大悲催的准皇帝(一)野史趣闻

2018-11-13 17:04:25

一、扶苏

秦始皇的大儿子。贤良方正,本来是稳稳当当、货真价实的秦二世。没想到老爹秦始皇在出巡期间病重逝世,而自己平时又不和内侍赵高这种小人搞好关系,结果皇帝老爹的遗诏落在了赵高手上,赵高一想如果是扶苏做皇帝哪还有自己活命的机会,于是就窜通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篡改遗诏,让胡亥继位,命扶苏自杀。

而此时,扶苏正和将军蒙恬摔三十万大军镇守北方,完全有能力和赵高胡亥一争天下,没想到这扶苏也是个二愣子,接到遗诏说什么皇命不可违,愣是抹了脖子,白白死了。

扶苏

二、刘据

汉武帝的太子。母亲卫皇后,舅舅大将军大司马卫青,可谓是含着金汤匙出身的帝二代。由于他是汉武帝的第一个皇子,所以从小极受宠爱,遍请名师为其教学,元狩元年(前122年),立为皇太子,大赦天下。刘据成年后,汉武帝每次出外巡游的时候,便把国事交付给他处理,对他十分信任。

汉武帝后期迷信巫蛊,听信江充、苏文、刘屈氂等小人,以为太子造反,刘据不得已起兵自卫,捉拿叛逆,结果寡不敌众,兵败自杀。

后来,汉武帝知道太子无辜,自己受了小人蛊惑,便把苏文、刘屈氂、李广利等人族灭。立思子宫以寄哀思,又在刘据自杀的湖县修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望而思之,期魂来归。

刘据

三、杨勇

隋文帝杨坚长子。开皇元年(581年),杨坚受禅登基,建立隋朝,是为隋文帝。杨勇被立为皇太子,军国政事等皆令杨勇参与决断。

作为长子,杨勇可谓是被杨坚寄予了厚望,当成接班人来培养,无奈杨勇这个权二代个性宽厚温和有余,智谋心机不足。生活奢靡,偏好女色,不仅让老爸失望,连老妈独孤皇后也不待见他,更悲催的是,身后还有个狼子野心的弟弟在盯着,唆使文帝身边的小人进谗,最终太子之位被废。

杨广即位后,假传文帝诏书,赐死杨勇。后来还假惺惺的追封杨勇为房陵王,但是子嗣不得继承其位,全部流放济南,后来多数都被杨广杀死。

杨勇

四、李建成

唐高祖李渊的嫡长子。亲母为窦皇后,根正苗红,其父李渊在登基后就将其封为太子,时年29岁。在他的二弟李世民登基后,给他选了一个“隐”的谥号,所以说历史上,又将李建成称为隐太子。

其实李建成与杨勇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人喜欢拿两个人相提并论,比如都是嫡长子,比如父亲都是开国皇帝,比如都被立为太子,又都被自己二弟夺位并杀死。但二者不同之处在于,李建成是个比杨勇要牛得多的人,而不幸的是,他的对手也是个比杨广牛得多的人,与杨勇的没有自知、坐以待毙不同,李建成对自己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一度掌握着主动权。

他和自己的四弟齐王李元吉联手,试图先支开李世民身边的得力干将房玄龄、杜如晦,再抽调走李世民秦王府的精兵强将尉迟恭、秦琼等人,再来对付孤家寡人的李世民。处于被动局面的李世民决定先下手为强,他首先买通了玄武门的守卫,然后以父皇召见为名,将李建成及李元吉诱骗到了玄武门,关门打狗,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李建成

五、李承乾

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公元619年(武德二年),秦王妃长孙氏为李世民诞下了长子,因出生于太极宫承乾殿,故以此殿为名,取名李承乾。史书记载承乾“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即位,是为太宗皇帝,十月,年仅8岁的李承乾就被册立为太子,由此可见,李世民对这个儿子是十分的宠爱。

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与叛逆,再加上四弟李泰崛起带来的威胁,李承乾开始声色犬马,纵情酒色,不仅如此,还和宫中一个乐人称心搞起了同性恋,后来被李世民知道将称心杀死,自此,李承乾与李世民之间的隔阂更深了。再加上李承乾因得病脚瘸了,而且是终生残疾,这又给他带来了一个巨大打击。

为了维护太子之位,李承乾在试图暗杀四弟李泰失败后,遂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露被擒。

即便如此,李世民还是舍不得杀掉自己这个儿子,下令废掉李承乾太子之位,贬为庶民。先是被囚禁在右领军,后又被放到黔州,结果没多久,就猝然死去,年仅26岁。

李承乾



本文作者:打开你所不知道的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