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秦王扫六合的一代名相,为何最终被腰斩于市?野史趣闻

2018-11-13 16:35:20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

作为大秦王朝的开国丞相,李斯可是个聪明至极的人。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制度的实际实施者。他聪明一世,最后却落了个满门抄斩的下场,何其悲哉!

狱中的李斯

李斯的《谏逐客书》使他受到秦王政的重用,其后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辅助秦王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秦朝建立以后,李斯升任丞相。他继续辅佐秦始皇,在巩固秦朝政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建议秦始皇废除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提出了统一文字的建议,之后又在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他的一生为大秦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本来作为开国功臣应该善终,但为何最终被腰斩?这一切都源于那一场著名的政治变动—“沙丘之变”。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生平最后一次出巡。像往常一样,李斯、胡亥、赵高随行。巡游途中秦始皇突然去世,遗诏令公子扶苏即位。此时扶苏正在上郡监督蒙恬的军队,管理诏书的赵高却发动了阴谋,威胁丞相李斯,矫诏处死扶苏与蒙恬。隐瞒秦始皇死讯。回到咸阳,拥立公子胡亥为皇帝,就是秦二世。

秦二世登基,但他并不是明君,他为了修筑高端大气的宫殿,向百姓征收很重的赋税,人们压力极大,苦难不堪。反秦的队伍随着秦二世失去民心而越发的壮大起来,李斯看这个情况发展下去,统治利益和自己辛苦得到的权利富贵都将受到威胁,他决不允许这样,于是他联和右丞相,大将军一起上书劝秦二世不要修建宫殿了,国库空虚,这一旦开战,对秦国不利。当时的秦二世和妃子们正寻欢饮酒,玩得开心,瞧见李斯一上来,就生气了,在不该来的时候来进言,扰了他的兴致,于是将这些人都押进了监狱。李斯多次给秦二世上书,都被赵高扣了下来,。赵高早有想除去李斯的心了,便趁此机会,在秦二世耳边说李斯早就有谋反的意思了,不仅如此,他还私下对李斯使用酷刑,逼他认罪。李斯被迫承认自己谋反,结果在认罪当年的七月被杀死,父母宗族三代,都被诛杀,没有一个幸免。

狱中的李斯

李斯确有才华,为天下统一做了大量建设性工作,深得秦始皇的信任。但最后死于自己的过度贪欲。这真是一个讽刺。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控制欲念,把握好自己;一旦贪欲失控,灾祸也将随时而至。

本文作者:安静H5(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