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和赵高谁更厉害?李斯为什么又会被腰斩?野史趣闻
秦始皇手下有两大重臣,一是丞相李斯,坚持法家思想,舌战群儒,强势推行了郡县制而废除了分封制。另外一位是中车府令赵高,他精通法律,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口才极好。
秦始皇不论去哪儿都会带着这两位左膀右臂,连蒙恬都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始皇的最后一次出巡,突然病亡,这两位大臣却相继背叛了始皇,拥立了新的皇帝,那么这两位大臣到底谁更厉害一点呢?是谁战胜到了最后?
秦始皇尤其疼爱十八子胡亥,因为这是他最小的儿子,在胡亥之后就没有其他孩子出生了,走到哪里他都会带上胡亥。秦始皇宠溺这个小儿子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要教导小儿子生存之道,他将身边的得力助手赵高派去教胡亥学习法律。秦始皇以为他将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老师送到了胡亥身边,却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在他面前低眉顺眼了四十多年的人竟然就是最后杀死自己儿子,搞垮自己王国的凶手。
赵高奉始皇之命,成为了胡亥的老师,是胡亥除了秦始皇以外,最信赖和最依赖的人,并且没有之一。这种信赖使得胡亥在秦始皇死后,对赵高极为尊敬,言听计从,成为了赵高掌权的最好的棋子。
赵高在沙丘之变中,起着重要作用,整个沙丘之变就是赵高发起的。他为了不让扶苏继位,劝服了胡亥来继承皇位,还威胁李斯和他一起颁布假诏赐死扶苏和蒙恬。李斯为什么会被赵高所威胁呢?
从战国时期起,秦国就是一个包容的国家,如商鞅,比如吕不韦,比如李斯,他们都不是秦国本国的人。李斯原本是儒家荀子的学生,荀卿问李斯为什么要到秦国去,李斯回答说:“干事业都有一个时机问题,现在各国都在争雄,这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机会。人生在世,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一个人总处于卑贱穷困的地位,那是会令人讥笑的。不爱名利,无所作为,并不是读书人的想法。所以,我要到秦国去。”最后李斯告别了老师,踏上了去秦国的道路。一句“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就道出了李斯这个人最大的两个弱点,他害怕没有权力地位以及金钱。
赵高知道李斯和他一样是从社会最底层爬到如今这个位置的,他也知道李斯的弱点就是权力地位和贫穷,于是他就利用这两点来威胁李斯。李斯坚持法家思想,他主张的是依法治国,和商鞅变法的政策差不多,但是有些法律过于严苛,例如连坐法。还有李斯提出用酷吏来治理地方,让民众不敢动乱。秦始皇都按照李斯的想法来实施的。可是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儒家粉丝,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骨子里装着的就是儒家思想的仁爱。看到百姓们无辜受牵连而遭罪的情况多不胜举,心软的他多次向始皇提出要对百姓好一点。加上李斯所提出和倡导的焚书坑儒一事,更是让扶苏反感不已。扶苏和李斯可以说是政治上的政敌。扶苏继位,李斯必死。
后来赵高害死公子扶苏,赵高因为猜忌李斯,劝秦二世将李斯腰斩。
本文作者:从柳颜到菲雨(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