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司徒是怎么被诸葛亮骂死的?野史趣闻
很多人都看过诸葛亮骂死王司徒的视频,但是大多可能还不是很清楚王朗到底是怎么死的。今天我们就来分析和学习一下诸葛亮的辩论术,也为死得不明不白的王司徒讨一个公道。
在研究诸葛亮VS王朗的案例之前,有必要先对诸葛亮的辩论技巧做一个概括。诸葛亮在辩论中最擅长的有两点:
第一,讲大道理,首先抢占道德制高点。
第二,人身攻击,通过精神打击,彻底扰乱对方思路。

诸葛亮的这两点技巧,在舌战群儒中有过充分体现。
案例1:诸葛亮VS张昭
张昭的核心观点: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为何先生自归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
说白了就是:刘备有你还不如没你。
看诸葛亮的反击:当头先是一句“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直接把自己捧到高位,把张昭贬成弱智。然后说了一堆客观情况,又搬出一句大道理: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
先讲大道理,然后以个案偷换总体。
刘邦、韩信以弱胜强、反败为胜属于成功翻盘的个案,并不具备典型性。刘邦能做到的事情,不代表刘备也能做到。
本来张昭可以就这个论据展开反驳“刘备哪一点比得上高祖?”,但是诸葛亮并没有给他机会,不等张昭开口紧接着就开始人身攻击: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
张昭在《三国演义》中虽然看上去软弱,但也绝不是“百无一能”之人,诸葛亮纯粹是故意恶心人,让张昭一时半会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反击。
案例2:诸葛亮VS虞翻、薛综
张昭被骂之后,虞翻决定不和诸葛亮扯历史案例,直接开问眼前最现实的问题:曹操雄兵百万,就问你到底打算怎么办?
虞翻没想到,诸葛亮避开了这个问题,直接对东吴全体进行人身攻击:我刘备区区几千人都不怕曹操,你们东吴兵精粮足,拥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还好意思舔着脸问我怕不怕?
虞翻问的是你打算怎么办,诸葛亮答的却是老子根本不怕——典型的答非所问,但是在气势上占据了绝对优势。
薛综不理会诸葛亮的胡搅蛮缠,跳出来继续对这个问题穷追不舍。诸葛亮知道同样的技能不能连续施放两次,于是换了个角度,站在道德制高点继续攻击东吴全体: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你丫就闭嘴吧!
连续两回合,诸葛亮都没正面回答到底怎么和曹操打,两次成功转移话题,并以气势压制对手。
案例3:诸葛亮VS陆绩
陆绩在历代三国志游戏里面智力大都不到80,是有道理的。这位老哥不接着虞翻和薛综的问题继续追问,偏偏开始扯刘备的出身:曹操是汉高祖相国曹参后代,刘备只是个织席贩屦之徒,怎么能和曹操相比?
结果一上来被诸葛亮当头一棒:你丫不就是在袁术那儿偷橘子的小陆吗?就你这小样也特么好意思跟我谈出身?
以为会碾压,结果被秒杀。
看过了舌战群儒中的几段经典案例之后,对于诸葛亮的辩论术就应该有了一个基本认识了。然后我们再来看王司徒。

王司徒的辩论内容显然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第一段开篇“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意思就是王朝更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夏、商、周、秦都可以亡,凭什么你汉朝就不能亡?
第二段讲曹氏政权的合法性,“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非以权势取之,实天命所归”,这个和汉献帝“禅让”曹丕的事实一脉相承,言下之意就是:拉几把倒吧,你家大汉都特么亡了,现在搞这些打打杀杀的还有什么用?
第三段讲实力对比:“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反正你也打不过我,何必呢?
第四段结尾收篇,许下美好愿景:“公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摆事实、讲道理,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但是王司徒偏偏遇到的是诸葛亮,完全没把他的这番逻辑听进去,直接进行人身攻击。
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耍流氓。
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汝世居东海之滨,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
骂着骂着,连“皓首匹夫,苍髯老贼”都骂出来了——难怪王司徒气满胸膛,我几天几夜没睡做了个PPT,翻来覆去改了几十遍,打算和你好好谈谈,结果你把我说的话当放屁,还莫名其妙把我大骂一顿,这他妈还有王法吗??

王司徒最大的问题,在于不了解对手,还自行脑补了一番诸葛亮的应对策略,自信满满的得出结论“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
他自认为为这场辩论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但是所有准备的前提都是“对方是一个和自己同样逻辑的人”,所以王司徒再怎么讲道理,这番慷慨激昂的演讲都只能感动自己,却根本无法感动诸葛亮。
类似感动自己的事情,在现实中也是一样的。比如和妹子吵架,只靠讲道理往往是没有用的;比如和老板谈工资,不要被他的什么理想什么奋斗冲昏了头脑,千万牢记自己是来谈钱的,除了钱一切都是耍流氓。
诸葛亮的成功经验,则是不和你正面讨论具体的问题(怎么打败曹魏),而是把你拉倒和自己一样的水平上互相骂街,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这就是“反向降维打击”。
如果王司徒能换一种思路,先好好研究一下诸葛亮和张昭等群儒们的案例,根据诸葛亮的痛点制订有针对性的战术,或许会有一个不同的结局。在这一点上,司马懿就比王朗聪明得多:随便你怎么骂、怎么羞辱,反正我就当没听见,宁愿当缩头乌龟甚至女装大佬也不跟你硬刚。
有本事,你冲过来打死我啊?
本文作者:直话直说(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