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茶者有修为,皇帝也是 从唐睿宗李旦封赐碣滩茶说起野史趣闻

2018-11-10 23:02:48

沅陵美景静莲茶庄小K毕业于武大历史系,对中国历史自然是滚瓜烂熟。作为历史硕士生,他对中国古代从秦始皇到清未溥仪止,漫长的2132年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的332个皇帝都有研究。这日,小K给茶客们讲课,题目是:|说说爱喝茶的皇帝。

他说:中国的皇帝大多都好茶:有的喜欢喝茶,有的有好茶名,有的专门从事茶书。

湖南沅陵碣滩茶品牌的形成,与唐睿宗李旦密切相关。当年他被迫把皇位让给母亲武则天,自己被降为皇嗣。后来李旦最钟爱的刘皇后和德妃被武则天秘密处死。李旦明知她们是被母亲所害,却不敢过问,只能以寻找她们为借口,辗转来到南方。他由洞庭溯沅水而上,到了碣滩附近胡家坪时(现湖南沅陵县陈家滩乡),被这里秀美的山水和淳朴的民风所吸引,于是泊舟停行,暂住当地胡员外家。员外之女胡凤娇,美丽大方,善解人意,每日亲手烹制碣滩香茶招待客人,一来二去,因茶生情,结为伉俪。神龙元年,张柬之等发动政变,武则天被逼退位,李旦回到京城,即皇帝位,不久,差人接胡凤娇进京。凤娇无所带,就将李旦喜爱的碣滩茶带了一些进京。李旦将这些茶叶分赐群臣,文武百官品尝后,觉得甜醇爽口,一致建议把辰州碣滩茶列为岁贡。现在,碣滩茶是湖南名茶品牌,很受茶友喜爱。

宋昭宗对茶有非常有见地,他写了一部《大观茶论》,为后人称道。其书有20目3000字,从茶叶的栽培、采制到烹煮、鉴品,从烹茶的水、具、火到品茶的色、香、味,从煮茶之法到藏培之要,从饮茶之妙到事茶之绝,无所不及。御笔作茶书,他是第一人。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一茶痴。有一次驾行灵山寺,他称赞了寺庙的灵山茶。一时兴起,他将茶的厨师提升为三级官方头衔。追随者们抱怨道:“十年的努力,不如一杯茶。”朱元璋笑了笑:“我给你一句话:'他不如你,你不如他。'”从此灵山茶有着悠久的很高声誉。

朱元璋对茶另一个贡献是“罢团茶,兴散茶”。茶书《万里耶编着》载:明朝初期,茶叶来自各地,其中建宁茶叶、是阳朔的最高等级。当时,所有的贡茶被压碎,然后制成不同的大小形状进贡。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下令停止团茶生产,直接进献芽茶。芽茶分为四个等级,顺序为:采摘春天、第一个春天、春天、紫色竹笋。从这个角度来看,洪武二十年是中国饮茶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具有重要意义。

清朝的乾隆帝以为茶是生命之源。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他来到杭州龙井石峰山看妇女采茶,如同欣赏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贵为皇帝的乾隆皇帝与茶妇们学着采茶。突然太监来报:“太后病了,请皇帝赶快回到北京。”乾隆得知王太后病了,立刻把一把茶放进袋子里,昼夜赶回北京。太后见皇帝时,她只听到一股清香,问何故。皇帝也很诧异,香从何来?他摸了摸啊,原来是杭州石峰山的一片茶叶。几天后,它已经干涸了。浓郁的香气散播着它。太后想品尝茶的味道。宫廷女士把茶泡好了。它真的很香,太后啜了一口。眼睛更舒服。喝完茶后,红肿消失,胃也不胀了。太后说:“杭州龙井的茶真的是灵丹妙药呢!”乾隆兴起,立即下令封锁杭州龙井石峰山胡公寺前的十八棵茶树,每年制作新茶向皇室进贡。乾隆能文善武,他用茶作诗。他是历代皇帝中写茶诗最多的人。仅“西湖龙井”就赋诗四首。 晚年退位后,他总是沉迷于茶。他在北海京清寨建立了一个“烤茶坞”,这是他的特殊之处。趱隆活了88岁,是中国长寿的皇帝。爱茶、喝茶是他的健康长寿之道。

下课了,小K送大家一小包碣滩壹号,说男的喝了会象李旦,宽仁厚道,不为名利所累,女的喝了会与李凤娇一样MM,人见人爱。

茶客们笑异口同声道:那是那是!

沅陵碣滩茶山

静莲茶友在沅陵茶山玩耍

品茶品人生

本文作者:讴歌(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