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登基,三让天下的唐睿宗李旦,有何过人之处?野史趣闻

2018-11-10 22:31:30

文/真真

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剧照

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共有四个儿子——李弘、李贤、李显、李旦,但是由于有一个强势、爱权的母亲武则天,这四个孩子中除了李旦寿终正寝,其他的三个都没得善终。李弘和李贤被母亲武后所害,李显在母亲的打击下,变的懦弱不堪,最终被以婆婆武择天为偶像的韦后所害,为何李旦能的善终呢?

在那个宗室往往遭遇杀身之祸的多事之秋,唐睿宗李旦每每能够自保平安并得以善终,这使他称得上那个“睿”字。唐睿宗李旦在波诡云谲,令人眼接不暇的政治形势中,是如何应对的呢?《旧唐书·睿宗纪》:“自则天初临朝及革命之际,王室屡有变故,帝(睿宗)每恭俭退让,竟免于祸。”这说明睿宗确有过人之处。

唐睿宗李旦剧照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正式称帝,其幼子唐睿宗李旦结束了长达六年的傀儡皇帝,降为皇嗣,但李旦的厄运并没有到此为止,反而开始了更加艰难的皇嗣生涯。

长寿二年(693年),武则天的宠婢韦团儿因引诱李旦被拒,恼羞成怒,诬告李旦的皇妃刘氏和窦氏用巫蛊之术诅咒武则天。武则天将刘妃、窦妃秘密处死,埋在宫中。李旦对于两个妃子的失踪,丝毫不提及,在武则天面前也表现得泰然自若,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才躲过了灭顶之灾。

网络图片

唐睿宗李旦,一生两次登基,三让天下。这三让天下,第一让是母亲,第二让是哥哥唐中宗李显,第三让是自己儿子李隆基。这三让使唐睿宗李旦称得上“睿”字的称号,在诱惑极大的皇位面前保持了清醒,守住了自己的心。

在三让天下时有主动有被动,但却使他保全了自己,从而笑到最后,不失为一种政治智慧,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无谓的政治斗争,甚至为后来开元盛世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本文作者:真人真说(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