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为何最后遭遇了惨败?野史趣闻

2018-11-10 22:32:23

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局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凭借着《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大肆剥夺中国。在这种情况之下,民族矛盾加剧化导致了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进行反清运动。

当时的广西,是多个民族聚居地,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压迫以及阶级的剥削,使得农民苦不堪言。终于在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起义,爆发了大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那么,如此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为何会在最后遭遇惨败呢?让小编与你们一起解读历史吧!

太平天国运动于1851年爆发,1864年遭遇惨败,总共历经14年岁月。太平天国运动只是单纯的农民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虽然最终遭遇了惨败,但从客观上也大大打击了大清王朝的统治,促进了封建社会的瓦解,有力地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过程。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面。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太平天国运动只是一场农民起义战争,没有从本质上组织全民团结进行斗争。领导集团的封建化导致了领导核心的内斗,以至于出现了后来的天京事变。军事上和战略上的错误,过早的建立都城,使得起义军丧失了斗志。过度地奉信神灵,愚味的思想使得太平军失去了方向,总是认为神灵在保护自己。

从太平天国运动中,可以看出农民要想推翻封建制度,就必须得取得解放,必须拥有先进的阶级政党领导。而太平天国运动只是农民阶级的运动,没有先进的生产力以及正确的革命纲领,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从《天朝田亩制度》就可以看出太平天国的平均主义是行不通的,平均主义无法改变小农经济,这充分体现出了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盲目性。

太平天国运动注定是要失败的。从主观原因上来看,农民阶级本身就具有局限性,没有科学指导的理论方针是无法完成革命的。从客观上原因上来看,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最后使得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被镇压了。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人民群众受到了革命的影响与鼓舞,一直没有停止过与封建王朝的斗争。在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的47年,辛亥革命终于爆发,结束了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

以上素材来源于史书,由小编整理而成。以上观点属于小编的看法,你怎么认为呢?如果你有不同看法,请评论留言吧!

本文作者:新的一天990326(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