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文人也是憋屈,反叛了没被杀的原因竟是皇帝认为他翻不起风浪野史趣闻
管理学里认为人是需要被认可的,除了自己认可自己,还有团体认可和领袖认可。这句话倒也没错。如果活在世上,自认为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得不到领袖的认可是什么样的心情?这,可能就要去问问清朝的一个文人——曾静了。

在清朝,有这么一群人是非常引人瞩目的,他们坚持反清复明,一心想着把清朝政权干掉,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相当于现在的邪教组织。本来这个群体没这么多人的,很多都是半路加入的。这其中就包括曾静。

曾静青年时期在乡下当私塾先生的时候,偶然看到了吕留良写的文章,觉得:哇,写得好好哦!从此就把吕留良当做了自己的爱豆,开始了他的追星之旅。但是当曾静找到他的爱豆的家的时候,却发现吕留良死了。曾静很伤心。吕留良的儿子看他这么虔诚的找上门来,便把父亲的遗书借给曾静看一下。

不看不打紧,一看,哎哟,彻底改变了曾静平淡的人生——曾静从此起了反清复明之心,决定继承爱豆的遗志,要把当今的清朝推翻。

可他只是一介小小书生,能干什么呢?这小伙子年纪轻轻就知道舆论的重要性。也不知在哪里听到的谣言,说雍正篡位,曾静觉得这个能够动摇清朝的根基,能够让更多的人加入反清复明的大军。于是他逢人就说,把这个虚无的谣言传播开来。

后来,他还打听到一个总督非常不受朝廷信任,地位摇摇欲坠。曾静很开心,找上了他,给了他反书,准备把他拉到反清复明的队伍里来,结果人家可爱清朝了,说什么也不肯反,而且还把曾静的反书交给了雍正。这下好了,曾静传销失败,还暴露了身份。

可让人觉奇怪的是,雍正看完他的反书之后并没有杀他,还在后来的遗嘱中嘱咐乾隆也不要杀。为什么?据说雍正觉得这个曾静只是一个会虚张声势的书生,具有危险性的是反而是吕留良的遗书。他派人烧了吕留良的遗书,放走了曾静。
啧,曾静心里肯定很憋屈吧,明明认为自己可以说服别人反清,结果不成功,还被他看不起的雍正嘲笑了一把。
素材与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作者:寻找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