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春和夫人 子女后代野史趣闻

2018-11-10 17:05:20

李富春,1900年5月出生于湖南长沙。1919年他赴法勤工俭学,到法国后做过钳工和火车司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旅欧总支部领导人之一,在巴黎参与发起建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担任诺门地方支部书记,并参与编辑少共机关刊物《少年》。

1925年回国参加北伐战争,任北伐军第二军代表兼政治部主任,中共江西省委委员、代理省委书记。1927年后,历任江苏省委宣传部长、代理省委书记、上海法南区委书记,广东省委宣传部长、代理省委书记。1931年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1934年参加长征,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三军团政委。到达陕北后,任陕甘宁省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组织部副部长、财政经济部部长、办公厅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西满分局书记,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副书记,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东北军区副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重工业部部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科学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国务院工交办主任。是第七至十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常委。1975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5岁。

李富春的夫人是蔡畅,她是清代著名将领曾国藩的后裔,1900年5月出生于湖南双峰县荷叶光甲堂,母亲葛健豪有着刚强的个性和坚定的政见,蔡畅兄妹成为共产党人,受母亲的影响极大。蔡畅最后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女权主义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1990年9月11日逝世。

1920年蔡畅去了法国,跟李富春一见钟情,很快就结成了夫妻。1924年春,蔡畅在巴黎剖腹生下一个女孩,葛健豪高兴地说:“很像她爸爸呢。蔡畅两个字的法文字母开头都是特,就给她起名特特吧。”蔡畅两口子觉得女儿是在特殊条件下来到人世的,起名“特特”很有纪念意义,于是欣然同意。为表示自己为革命奋斗终生的决心,蔡畅在产床上便做了结扎手术。

1923年秋李特特归国后,有时跟外婆住长沙,有时跟父母在武汉、上海等地住中央机关。大革命失败后,随外婆回到永丰隐居乡下,断断续续读完了小学、初中。至1938年4月底,才离开双峰前往苏联留学。

1939年秋,李特特入莫尼诺国际儿童院,开始了她在苏联的学习生活。1940年夏,李特特又进入伊万诺沃第一国际儿童院。先后加入了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与苏联人民一道经历了激烈的卫国战争。卫国战争的爆发,结束了儿童院平静的生活,每天或上山伐木备燃料,或进工厂劳动。还和国际儿童院的其他大孩子开始军训,进行全部武装的行军锻炼。由于她能吃苦,军训任务完成出色,曾获得“轻机关枪手”证书的奖励。

李特特有二儿一女。长子李勇,1948年出生,高级经济师。曾在国务院办公厅任秘书,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书记。二子李坚,1954年出生,是个干部。女儿李琪,1963年出生,在上海从事计算机工作。

本文作者:谢流石(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