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有没有下嫁多尔衮野史趣闻

2018-11-10 14:31:41

其实直到现在,关于孝庄皇太后是否下嫁仍然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但是无风不起浪,世界上没有空穴来风的事情,既然后人对此颇有争议,当事人一定留下了很多说不通的蛛丝马迹。明朝遗臣张煌言更是大胆的借诗句来讽刺太后下嫁这件事,“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如果没有这事,怎么会说的有鼻子有眼?

关于太后下嫁是有一些证据可寻的。第一个证据就是皇太极死的时候孝庄太后三十岁,多尔衮当时三十一岁,两个人年龄正合适,一个正当壮年,一个年轻守寡。并且当时少数民族对于弟娶兄嫂是很正常的事,所以两个人结合不存在什么障碍。另外顺治称帝时还是个毛头小孩,根本不能处理国家大事,而孝庄是深宫女子,女子也不便干预朝政。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孤儿寡母只能依靠一个势力强大的男人。无疑,多尔衮是当时权力最大的那个人。

第二个证据就是顺治帝对多尔衮的称呼“皇父摄政王”。顺治能做上皇帝的宝座,多尔衮功不可没。不管多尔衮退步是为了大清前途着想还是当时的形式所逼。总之,多尔衮能在皇太极众多儿子当中投向顺治这一方,孝庄一定做了不少工作。顺治初期基本就是个傀儡皇帝,大权都在多尔衮手里,为了保住自己和顺治,孝庄母子俩只有千方百计的笼络多尔衮,他们实行的办法就是不断的为多尔衮加封,从摄政王到叔父摄政王,再到后来的皇叔父摄政王。这些称呼都好理解,就是在巴结多尔衮。但最后多尔衮的称呼变成皇父摄政王,这就让人浮想联翩了。皇叔父已经是亲的不能再亲了,如果太后没有嫁给多尔衮,顺治怎么会称他父亲。

另一个证据就是孝庄死后没有和皇太极合葬,陵墓设在了皇陵的外面。孝庄没有入皇陵给出的官方理由是,先帝已经入土为安多年,不可以卑动尊,为了自己惊扰先帝。并且自己舍不得顺治和康熙父子,愿意离他们近点。但这始终是一个冠冕堂皇的说辞,不能为这个让太后孤零零一个人在外面。并且太后当时的灵柩停在地面三十八年才下葬,实在是有些不好解释。很多人认为,由于满清入关多年以后,已经被汉文化所同化,认为弟弟娶哥哥的媳妇有背人伦纲常,属于乱伦。所以对于太后的这个举动有些难以启齿。因此史书上这些都被删去了。

本文作者:石语记(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