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朝第一位摄政王看末代摄政王功过?野史趣闻

2018-11-10 11:30:53

清朝兴衰史 第一位摄政王与末代摄政王对比

1.权术手腕:

爱新觉罗·多尔衮 入关后,听取范文程的建议,严禁抢掠,停止剃发,为明崇祯帝朱由检发丧,博得了汉族士绅的好感,这等施政手腕既改变满人在汉人心中的形象,又稳住了入关后明朝遗臣的恐慌,有效缓解了地方政府的权利真空带来的政令不通的局面,为进军南方树立可以复制的样本,同时也提高加速收复南方效率。 后期多尔衮派出大量降清的明官对南明君臣招抚,并写信给南明阁臣史可法,提出“削号归藩,永绥福禄”。但在南明派出左懋第使团来北京谈判过程中,他将其软禁起来,并不给予明确的答复。并于顺治二年清朝统一江山后重新颁布剃发令,前后一正一反玩弄世人于手掌之中,大势已定时,汉人已无从反抗势力,其忍耐坚韧性格非常人能比。

爱新觉罗·载沣,初登摄政王职位,罢免袁氏凯官职,独断圣裁,过早集权,加剧了群臣反目的激烈局面,打压老臣,在张之洞去世,为填补权利真空,朝廷军队安插大量满清贵族年轻人,打断了将士臣工升迁良性通道,将慈溪光绪费尽心思笼络的能臣良将挡在了宫门之外,这就是为什么袁世凯复出后,对三年没有升官发财的军人升官加响,可真振臂一呼北洋军即到,为其马首是瞻。

2.治国理政:

爱新觉罗·多尔衮于六部实行满汉分任制度,完善政治体制,重用汉臣,广开言路,戒饬官吏,网罗贤才,收恤都市贫民。用汤若望议,厘正历法,定名曰时宪历

爱新觉罗·载沣推进仿行立宪,积极推行新政改革,组建内阁,颁布《国币则例》二十四条,划一银币及铜币之重量和成色。

刚当上摄政王25岁的载沣相比32岁被封为摄政王的多尔衮,治国理政方面相差无几,但更多的缺少是耐心及权术手腕,在清末暗流涌动的年代,清朝皇室需要的是平稳将权利过度,也许载沣看到了这一点,宣统退位后,载沣拒绝了所有儿子溥仪复辟的盛典的邀请,反对张勋复辟,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清朝皇室如果没有复辟,皇室依旧是皇室,民国依旧要供养皇室,民国会走向以满清皇室为君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如违反相关单位规定,请联系删除,谢谢。(原创文章 文明转载)

本文作者:大智平平(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