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野史趣闻

2018-11-10 09:01:53

1839年6月3日,在鼓擂炮鸣声中,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湖广总督林则徐亲临监视,围观者数以万计,只见一群群兵勇站在横跨销烟池的数条木板上,撒下盐巴,又把鸦片逐个切成四小瓣抛入池内。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再倒入烧透了的石灰,用铁锄反复翻戳。顿时销烟池沸滚如汤,好似山起海翻,鸦片立成渣沫。一池销毁完毕,立即打开涵洞冲刷入海,循环往复。截至6月25日,全部鸦片尽被销毁,共计237万多斤。

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作为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起点,在中国反侵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从这个意义上讲,林则徐为中华民族立下了特殊功勋,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道光元年(1820年),36岁的林则徐出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旋即转任杭嘉湖道,这是他任地方官之始。此后。林则徐历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还两次受命为饮差大臣。在林则徐漫长的官宦生涯中,虎门销烟无疑是最为光辉灿烂的一笔。

广州是当时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也是中国人接触外国的重要地区。林则徐在集烟的同时。积极了解和研究外国,首次提出中国要向方学习的重大课题,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首先,他通过翻译书报了解外情,林则徐在自已的幕府里招用了四名通晓英文的中国人,翻译有关英文书报,然后再仔细阅读和研究这些译文资料。

其次,为了更多地了解外国情况,林则徐还利用机会直接同外国人接触,了解英国的海军情况及汽船情况,揭露鸭片贸易的可耻,表达了坚定禁烟的决心。

林则徐在禁烟斗争中深知将面临英国的武力成胁,对此他没有丝毫的怯懦,明确表示“我们不怕战争”。林则徐认为英国侵略者所引以为恃的就是船坚炮利。在“以守为战,以逸待劳”的原则下,林则徐进行了一系列的备战活动;一是严整海防,从珠江口至虎门布设了三道防线,并逐一检查炮台,增设多门西洋大炮。二是充实、训练广东水师,提高战斗力。三是购置外国船炮。

虎门销烟以后,义律等英国侵略者多次在广东海面武装寻衅。由于备战得力,加上林则徐指挥若定,英国侵略者的多次进攻均被中国守军击退,英船被迫退出尖沙咀洋面,四散寄泊于外洋。

本文作者:凡尘修炼已成仙(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