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两朝宰相,被御史弹劾遭放逐,半路上听闻一消息惊吓而死野史趣闻
作为南宋政府班底的一员,上有权力如日中天的宰相秦桧,再上有翻云覆雨的宋高宗,下面还有一群天天上疏要求皇帝北伐的主战人士,汤思退这个夹在中间的副宰相有些为难。比如,他要讨得宋高宗的欢心,不得不绞尽脑汁。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载,一日,宋高宗与随侍在侧的汤思退闲聊,问他的家乡有什么奇闻趣事,汤思退为凑趣,随口杜撰道:“我的家乡有一个石头雕刻的僧人,旁有题刻:‘云作袈裟石作身,岩前独立几经春?有人若问西来意,默默无言总是真。’”宋高宗听后拍案叫绝,汤思退却急了。因为石僧虽在,题诗却子虚乌有,他担心宋高宗哪天想起石僧会去验证,所以连夜安排人回到家乡,将自己杜撰的诗刻于石僧旁边。
秦桧去世前,也给汤思退出了一道难题。他特将参知政事董德元和汤思退召至病榻前,交代后事,并各赠黄金千两。面对如此巨额的馈赠,董德元担心如果不收,秦桧会以为自己还没死就被疏远了,所以不敢推辞;汤思退却担心如果收了,秦桧会以为这是盼他早死,于是非常不好意思地拒绝了。
汤思退的拒绝虽出于无奈,却给他带来了仕途上的柳暗花明。秦桧死后,宋高宗虽然知道秦桧一直在忠实地贯彻求和偏安的政策,但由于他任相时间太长,党羽遍布朝中,他的继任者当然不能是秦党,否则皇权可能被架空。于是,宋高宗因为汤思退拒绝了秦桧的馈赠,断定他绝非秦桧一党,而将他升为宰相。

然而,宋朝的宰相并不好当,因为有一帮台谏、御史整天像猎豹一样紧盯着你。不做事吧,他们说你抱残守缺、不思进取;做事吧,他们说你作威作福、有权就任性。所以,汤思退任相没几年,御史就以“挟巧诈之心,济倾邪之术”弹劾他,结果他被罢官,以观文殿大学士奉饲,到一边休息去了。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厌倦了朝政,传位于宋孝宗。宋孝宗起用主战派张浚为宰相,于隆兴元年(1163年)发动了隆兴北伐,结果损兵折将,大败而归。北伐失败后,求和又成了朝廷的主旋律,汤思退再度为相。由于金人在求和的过程中狮子大开口,汤思退左右为难,最后落下很多口实,御史们又群起而攻之,导致他复相才一年多便再次罢相,而且“责居永州”,如同放逐发配。
据说,汤思退在被贬的路上曾作一首《西江月.被谪怀感》:“四十九年如梦,八千里路为家。思量骨肉在天涯,暗觉盈盈泪洒。玉殿两朝拜相,金旨七度宣麻。番思世事总如华,枉做一场话靶。”

两朝拜相,如今却驮着残阳归去,还是代人受过,想必他的悲苦之情当如死灰吧。但即便如此落寞凄凉,许多人仍不愿放过他。72位太学生联名上疏,弹劾汤思退奸邪误国,招致敌人前来,要求将他斩首。汤思退听到这个消息后,日夜不安,竟然在路上惊悸而死。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晏建怀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本文作者:淘历史(今日头条)